6。3,集水池6、3,1。为了泵站正常运行.集水池的贮水部分必须有适当的有效容积.集水池的设计最高水位和设计最低水位之间的容积为有效容积.集水池有效容积的计算范围,除集水池本身外。可以向上游推算到格栅部位、如容积过小、则水泵开停频繁。容积过大,则增加工程造价.根据当前电机启闭次数要求 本次修订降低了对水泵开停的限制.污水泵站应控制单台泵开停次数不宜大于6次。h。对污水中途泵站.其下游泵站集水池容积。应和上游泵站工作相匹配,防止集水池壅水和开空车 雨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集水池容积 由于雨水进水管部分可作为贮水容积考虑,仅规定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30s的出水量。为保证地道泵站安全和正常运行,本标准将集水池容积提高到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泵60s的出水量。此处地道是指下穿立交道路和人行地道,间隙使用的泵房集水池。应按一次排入的水.泥量和水泵抽送能力计算.一体化预制泵站的特点就是集成度高 通过配备启停次数高的水泵电机和高水平的自控实现远程控制 水泵自动轮值和水泵故障自动切换以及定期泵站排空等功能 因此可以大大减少集水井容积,一体化预制泵站中水泵的最大启停次数应根据水泵性能确定 并适当考虑余量,目前。国内外一体化预制泵站配备水泵的最大允许启停次数一般为10次,30次、6,3,2,大型合流污水输送泵站。尤其是多级串联泵站,当水泵突然停运或失负时 系统中的水流由动能转为势能、下游集水池会产生壅水现象 上壅高度和集水池面积有关.应复核水流不壅出地面,6 3、3 集水池前设置格栅是用来截留大块的悬浮或漂浮的污物.以保护水泵叶轮和管配件,避免堵塞或磨损,保证水泵正常运行 6,3,4.我国的雨水泵站运行时。部分受压情况较多,其进水水位高于管顶 考虑此因素、设计时最高水位可高于进水管管顶。但应复核控制最高水位不得使管道上游的地面冒水 地道泵站集水池最高水位应低于地道最低点路面高程以下1m,同时低于所设盲沟管最低点的管内底高程,6,3 7.泵房采用正向进水,是使水流顺畅、流速均匀的主要条件、侧向进水易形成集水池下游端的水泵吸水管处水流不稳,流量不均、对水泵运行不利.故应避免.由于进水条件对泵房运行极为重要 必要时。规模较大的泵房宜通过数学模型或水力模型试验确定进水布置方式。集水池的布置会直接影响水泵吸水的水流条件。水流条件差 会出现滞流或涡流、不利于水泵运行.会引起汽蚀作用 水泵特性改变 效率下降。出水量减少 电动机超载运行,会造成运行不稳定,产生噪声和振动 增加能耗,集水池的设计一般应注意下列几点 1,水泵吸水管或叶轮应有足够的淹没深度,防止空气吸入.或形成涡流时吸入空气、2,泵的吸入喇叭口和池底保持所要求的距离。3.水流应均匀顺畅无旋涡地流进泵吸水管,每台水泵的进水水流条件基本相同、水流不要突然扩大或改变方向、4 集水池进口流速和水泵吸入口处的流速尽可能缓慢、6 3,8,为了便于清洗集水池或检修水泵,泵站集水池前应设置闸门或闸槽.泵站前宜设置事故排出口。供泵站检修时使用。为防止水污染和保护环境、本条规定设置事故排出口应报有关部门批准。6,3。9,有些地区雨水管道内常有大量砂粒流入,为保护水泵。减少对水泵叶轮的磨损 在雨水进水管砂粒量较多的地区宜在集水池前设置沉砂设施和清砂设备,上海市某泵站设有沉砂池,长期运行良好、上海市另一泵站、由于无沉砂设施.曾发生水泵被淤埋和进水管渠断面减小,流量减少的情况、青岛市的雨水泵站大多设有沉砂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