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管道5.3,1、管道在检查井内的连接。采用管顶平接。可便利施工。但可能增加管道埋深,采用管道内按设计水面平接,可减少埋深、但施工不便,易发生误差,设计时应因地制宜选用不同的连接方式。5、3。3.为了防止污水外泄污染环境,同时也为了防止地下水内渗。以及保证污水管道使用年限 管道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和沟槽回填土压实度非常重要 相关设计和施工应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标准。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等的相关规定.也可参考国家标准图集06MS201,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的做法,5。3,4。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032的有关规定 排水管道采用承插式管道时,应采用柔性接口避免不均匀沉降或地震造成的接口错位,5,3 5。钢筋混凝土箱涵一般采用平接口,抗地基不均匀沉降能力较差、在顶部覆土和附加荷载的作用下.易引起箱涵接口上下严重错位和翘曲变形。造成箱涵接口止水带的变形,形成箱涵混凝土和橡胶接口止水带之间的空隙,严重的会使止水带拉裂,最终导致漏水、钢带橡胶止水圈采用复合型止水带。突破了原橡胶止水带的单一材料结构形式 具有较好的抗渗漏性能 箱涵接口采用上下企口抗错位的新结构形式.能限制接口上下错位和翘曲变形,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敷设的41km的矩形箱涵,采用钢带橡胶止水圈、经过多年的运行均未发现接口有渗漏现象 5 3,7。一般情况下,宜执行最小覆土深度的规定.人行道下0、6m.车行道下0、7m,同时应考虑街坊排水的接入要求 不能执行上述规定时。应对管道采取加固措施。在上海市.为了降低管道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加快管道施工、回填后进行结构层压实时。多采用机械夯实 考虑到道路结构层施工时对管道的影响,管道敷设在道路结构层以下并与结构层保持一定距离、可有效保护管道安全、因此上海市地方标准规定、管顶覆土从道路结构层以下再增加0、5m,即管道外顶面至道路结构层下边缘的距离保持在0,5m,再加上道路结构层至路面的距离、约0。7m,管道整体覆土深度在1,2m.综合考虑地块接入需要和管道敷设经济因素.一般市政道路下排水管道起点覆土深度在1,2m 2,5m,5,3,8 一般情况下、排水管道埋设在冰冻线以下,有利于安全运行,当有可靠依据时、也可埋设在冰冻线以上 这样,可节省投资。但增加了运行风险、应综合比较确定。5.3,9、本标准第5.7,3条规定、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不宜超过25m 为与之协调,本条规定中道路红线宽度超过40m的城镇干道,宜在道路两侧布置排水管道 减少横穿管,降低管道埋深,5、3,10。为防止发生人员中毒。爆炸起火等事故、应排除管道内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为此、根据管道内产生气体情况,水力条件.周围环境,在下列地点可考虑设通风设施。在管道充满度较高的管段内,设有沉泥槽处,管道转弯处。倒虹管进,出水处、管道高程有突变处 5 3.11 重力流管道在倒虹管,长距离直线输送后变化段会有气体逸出.为防止产生气阻现象.宜设排气装置。当压力管道内流速较大或管路很长时应有消除水锤的措施、为使压力管道内空气流通,压力稳定。防止污水中产生的气体逸出后在高点堵塞管道、应设排气装置 为方便检修 故应在管道低点设排空装置,5,3,12 对流速较大的压力管道,应保证管道在交叉或转弯处的稳定 由于液体流动方向突变所产生的冲力或离心力 可能造成管道本身在垂直或水平方向发生位移,为避免影响输水。应经过计算确定是否设置支墩及其位置和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