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建筑及构筑物4、6、1.医用气体气源站房的布置应在医疗卫生机构总体设计中统一规划,其噪声和排放的废气、废水不应对医疗卫生机构及周边环境造成污染.4.6、2,医用空气供应源站房、医用真空汇泵房,牙科专用真空汇泵房 麻醉废气排放泵房设计 应符合下列规定。1,机组四周应留有不小于1m的维修通道,2 每台压缩机 干燥机,真空泵,真空风机应根据设备或安装位置的要求采取隔震措施,机房及外部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以及医疗工艺对噪声与震动的规定、3,站房内应采取通风或空调措施,站房内环境温度不应超过相关设备的允许温度、4,6.3.医用液氧贮罐站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贮罐站应设置防火围堰、围堰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围堰最大液氧贮罐的容积,且高度不应低于0、9m、2、医用液氧贮罐和输送设备的液体接口下方周围5m范围内地面应为不燃材料,在机动输送设备下方的不燃材料地面不应小于车辆的全长,3。氧气储罐及医用液氧贮罐本体应设置标识和警示标志。周围应设置安全标识。4 6,4。医用液氧贮罐与建筑物.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医用液氧贮罐与医疗卫生机构外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的有关规定,2。医疗卫生机构液氧贮罐处的实体围墙高度不应低于2,5m.当围墙外为道路或开阔地时。贮罐与实体围墙的间距不应小于1m.围墙外为建筑物。构筑物时 贮罐与实体围墙的间距不应小于5m、3.医用液氧贮罐与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 不应小于表4。6,4的规定、注,当面向液氧贮罐的建筑外墙为防火墙时、液氧贮罐与一,二级建筑物墙壁或突出部分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 与三、四级建筑物墙壁或突出部分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7。5m。4,6、5.医用分子筛制氧站.医用气体储存库除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应布置为独立单层建筑物。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围护结构上的门窗应向外开启。并不得采用木质。塑钢等可燃材料制作,与其他建筑毗连时,其毗连的墙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3.0h且无门.窗 洞的防火墙,站房应至少设置一个直通室外的门,4、6 6,医用气体汇流排间不应与医用空气压缩机,真空汇或医用分子筛制氧机设置在同一房间内.输送氧气含量超过23.5.的医用气体汇流排间,当供气量不超过60m3 h时。可设置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三级的建筑内,但应靠外墙布置.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Oh的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建筑物的其他部分隔开 4 6 7.除医用空气供应源,医用真空汇外。医用气体供应源均不应设置在地下空间或半地下空间,4.6 8.医用气体的储存应设置专用库房、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医用气体储存库不应布置在地下空间或半地下空间.储存库内不得有地沟 暗道、库房内应设置良好的通风.干燥措施。2 库内气瓶应按品种各自分实瓶区,空瓶区布置、并应设置明显的区域标记和防倾倒措施.3.瓶库内应防止阳光直射。严禁明火.4 6,9,医用空气供应源,医用真空汇、医用分子筛制氧源。应设置独立的配电柜与电网连接。4 6,10。氧化性医用气体储存间的电气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的有关规定、4,6 11、医用气源站内管道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的有关规定进行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4.6,12,医用气源站,医用气体储存库的防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有关规定,医用液氧贮罐站应设置防雷接地、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30Ω,4,6、13.输送氧气含量超过23,5。的医用气体供应源的给排水,采暖通风.照明 电气的要求、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汇流排间内气体贮量不宜超过24h用气量,2、汇流排间应防止阳光直射、地坪应平整。耐磨.防滑,受撞击不产生火花。并应有防止瓶倒的设施.4、6.14。医用气体气源站,医用气体储存库的房间内宜设置相应气体浓度报警装置,房间换气次数不应少于8次、h.或平时换气次数不应少于3次、h,事故状况时不应少于12次,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