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氧气供应源,一般规定4。2。1.医疗卫生机构应根据医疗需求及医用氧气供应情况,选择。设置医用的氧气供应源、并应供应满足国家规定的用于医疗用途的氧气。4。2.2。医用氧气供应源应由医用氧气气源、止回阀、过滤器.减压装置、以及高,低压力监视报警装置组成,4,2 3,医用氧气气源应由主气源.备用气源和应急备用气源组成,备用气源应能自动投入使用.应急备用气源应设置自动或手动切换装置.4、2.4 医用氧气主气源宜设置或储备能满足一周及以上用氧量。应至少不低于3d用氧量.备用气源应设置或储备24h以上用氧量。应急备用气源应保证生命支持区域4h以上的用氧量,4 2,5,应急备用气源的医用氧气不得由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或医用液氧系统供应,4,2、6,医用氧气供应源的减压装置,阀门等附件,应符合本规范第5 2节的规定 医用氧气供应源过滤器的精度应为100μm 4。2,7,医用氧气汇流排应采用工厂制成品、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医用气体汇流排高。中压段应使用铜或铜合金材料。2。医用气体汇流排的高,中压段阀门不应采用快开阀门 3。医用气体汇流排应使用安全低压电源、4、2.8 医用氧气供应源、医用分子筛制氧机组供应源,必须设置应急备用电源.4、2 9。医用氧气的排气放散管均应接至室外安全处,医用液氧贮罐供应源4.2、10.医用液氧贮罐供应源应由医用液氧贮罐.汽化器.减压装置等组成.医用液氧贮罐供应源的贮罐不宜少于两个,并应能切换使用、4,2.11,医用液氧贮罐应同时设置安全阀和防爆膜等安全措施。医用液氧贮罐气源的供应支路应设置防回流措施.当医用液氧输送和供应的管路上两个阀门之间的管段有可能积存液氧时.必须设置超压泄放装置 4,2、12。汽化器应设置为两组且应能相互切换,每组均应能满足最大供氧流量,4、2,13、医用液氧贮罐的充灌接口应设置防错接和保护设施。并应设置在安全,方便位置。4.2。14.医用液氧贮罐。汽化器及减压装置应设置在空气流通场所。医用氧焊接绝热气瓶汇流排供应源4 2,15.医用氧焊接绝热气瓶汇流排供应源的单个气瓶输氧量超过5m3,h时 每组气瓶均应设置汽化器、4 2.16.医用氧焊接绝热气瓶汇流排供应源的气瓶宜设置为数量相同的两组。并应能自动切换使用,每组医用氧焊接绝热气瓶应满足最大用氧流量 且不得少于2只、4。2,17,汇流排与医用氧焊接绝热气瓶的连接应采取防错接措施。医用氧气钢瓶汇流排供应源4 2,18 医用氧气钢瓶汇流排气源的汇流排容量,应根据医疗卫生机构最大需氧量及操作人员班次确定 4,2.19.医用氧气钢瓶汇流排供应源作为主气源时,医用氧气钢瓶宜设置为数量相同的两组。并应能自动切换使用,4,2,20、汇流排与医用氧气钢瓶的连接应采取防错接措施,医用分子筛制氧机供应源4、2,21,医用分子筛制氧机供应源及其产品气体的品质应满足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的规定,4 2。22 医用分子筛制氧机供应源应由医用分子筛制氧机机组.过滤器和调压器等组成 必要时应包括增压机组、医用分子筛制氧机机组宜由空气压缩机,空气储罐 干燥设备,分子筛吸附器。缓冲罐等组成,增压机组应由氧气压缩机,氧气储罐组成 4。2。23,空气压缩机进气装置应符合本规范第4.1,3条的规定 分子筛吸附器的排气口应安装消声器,4,2,24 医用分子筛制氧机供应源应设置氧浓度及水分、一氧化碳杂质含量实时在线检测设施,检测分析仪的最大测量误差为、0。1.4,2。25,医用分子筛制氧机机组应设置设备运行监控和氧浓度及水分。一氧化碳杂质含量监控和报警系统、并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的规定,4,2,26 医用分子筛制氧机供应源的各供应支路应采取防回流措施,供应源出口应设置气体取样口,4.2.27,医用分子筛制氧机供应源应设置备用机组或采用符合本规范第4。2。10条,第4。2。20条规定的备用气源。医用分子筛制氧机的主供应源、备用或备用组合气源均应能满足医疗卫生机构的用氧峰值量,4,2,28.医用分子筛制氧机供应源应设置应急备用气源,并应符合本规范第4,2 18条,第4,2。20条的规定,4.2、29.当机组氧浓度低于规定值或杂质含量超标,以及实时检测设施故障时,应能自动将医用分子筛制氧机隔离并切换到备用或应急备用氧气源、4。2.30,医疗卫生机构不应设置将医用分子筛制氧机产出气体充入高压气瓶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