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结构胶涉及工程安全的工艺性能要求4、8.1 结构胶工艺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其粘结性能的可靠性,因此.本条对结构胶涉及工程安全的重要工艺性能指标作出了具体规定、从表4、8 1所列的项目可知.大多数均为本专业人员所熟悉,无需再加以说明,其中只有,触变指数.一项略为生疏,需要作一些说明。为此。应先说明什么是胶粘剂的触变性.所谓的触变性,是指胶液在一定剪切速率作用下.其剪应力随时间延长而减小的特性.在胶粘工艺上具体表现为。搅动下、胶液黏度迅速下降 便于涂刷 停止时、胶液黏度立即增大,不会随意流淌.这一特性对粘钢.粘贴纤维复合材的预成型板和植筋都很重要。因为既可减轻劳动强度、又能保证涂刷的均匀性和胶缝厚度的可控性 故有必要检验涂刷型和锚固型结构胶粘剂的触变性、为此.必须引入触变性的表征量、触变指数It、该指数的测定方法是在规定的温度。一般为23.下。采用两个相差悬殊的剪切速率。分别测定一种胶粘剂的表观黏度η1和η2.且令η1、η2、则It,当以It的测值来描述该胶粘剂的触变性大小时.可以从不同配方胶液的表现情况中看出、It值大的胶液 其触变性也大,反之亦然.这里应指出的是。胶液的触变指数并非越大越好,因为过大的触变指数.意味着该胶液的初始黏度很大,虽然在涂刷过程中,其黏度会很快下降.但涂刷一停止.其所下降的黏度会立即升高、从而使胶液没有时间让气泡逃逸 以致将因脱泡性变差而影响到胶粘剂的粘结强度、至于粘贴纤维织物的胶粘剂。虽也要求便于涂刷,但同时还要求胶液对纤维具有良好的浸润,渗透性,这一性质显然与触变性相左、但试验表明、可以通过协调,使两项指标均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表4 8、1中的初黏度和触变指数的指标就是按协调结果。并考虑到现场条件和经济因素后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标准,4、8,2、对本条需要说明的是,结构胶适用期之所以选用黏度上升法测定、是因为此法较为直观而易行,并便于技术人员在检验时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