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隧道施工测量8。6,1 隧道控制网的设计.是隧道施工测量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包括洞外,洞内控制网的网形设计,贯通误差分析和精度估算,并根据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制定作业方案.8,6,2、国内有关隧道施工测量的横向贯通误差和高程贯通误差统计见表18及表19,表18 横向贯通误差统计表19、高程贯通误差统计,注、原.铁路测量技术规则,TBJ.101、85规定隧道高程贯通误差为70mm 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不同规范对贯通误差的要求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 本规范表8.6、2中所选取的精度指标。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其一是因为贯通误差是隧道施工的一项关键指标,所以本规范在选取贯通误差限差时,稍趋严格一点,其二 经过统计资料及长期实践证明,满足规范要求不会给测量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随着GPS接收机.全站仪在隧道施工中的广泛应用和高精度陀螺经纬仪的使用。达到此限差是不困难的 8,6,3,关于隧道控制测量对贯通中误差影响值的确定、由于隧道的纵向贯通误差 对隧道工程本身的影响不大 而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将比较显著。故以下仅讨论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1,平面控制测量总误差对横向贯通中误差的影响主要由四个方面引起 即洞外控制测量的误差.洞内相向开挖两端支导线测量的误差,竖井联系测量的误差、将该四项误差按等影响考虑 则 2.无竖井时,为了与第1款保持一致。且洞外的观测条件较好.这里对则洞内控制测量在贯通面上的影响为,8、6、4、8、6,6。隧道平面和高程测量控制网等级的选取 是参照铁路 公路、水利等行业标准中关于隧道测量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本规范3,4章的基本技术指标确定的。对于大中型隧道工程 还需进行贯通中误差的估算 使其满足规范表8,6 3的要求,本规范不要求洞内高程控制测量的等级与洞外相一致,在满足贯通高程中误差的基础上,洞内、洞外的高程精度可适当调剂,8。6。7、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宜布设成自由网、因为自由网能很好的保持控制网的图形结构与精度.不至于因起算点的误差导致控制网变形.8。6.8。关于隧道洞内平面控制网的建立,1。由于受到隧道形状和空间的限制 洞内的平面控制网、只能以导线的形式进行布设,对于短隧道。可布设单一的直伸长边导线,对于较长隧道可布设成狭长多环导线、狭长多环导线有多种布网形式,其中洞内多边形导线一般应用较多、2,导线边长在直线段不宜短于200m。是基于仪器和前 后视觇标的对中误差对测角精度的影响不大于1。2的测角中误差推算而得的.导线边长在曲线段不宜短于70m。是基于线路设计规范中的最小曲线半径。隧道施工断面宽度及导线边距洞壁不小于0、2m等参数估算而得,在实际作业时 应根据隧道的设计文件,施工方法,洞内环境及采用的测量设备。按实际条件布设尽可能长的导线边 3,双线隧道通过横洞将导线连成闭合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检核,是否参与网的整体平差视具体情况而定,4,气压施工的目的、是通过加压防止渗水和塌方.由于气压变化较大、必须对观测距离进行气压改正,8.6.10,由于洞内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必须与洞外一致,因而要进行洞内、洞外的联系测量。联系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洞内导线的起算坐标,方位和高程.竖井联系测量只是洞内。洞外联系测量的一个途径、随着测绘技术和仪器设备的发展,竖井联系测量有较多的方法可供选择。无论采用哪种方法 都应满足8,6.3条中隧道贯通对竖井联系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8 6、11.隧道的施工中线 主要是用于指导隧道开挖和衬砌放样,8,6 12、在隧道掘进过程中.由于施工爆破、岩层或土体应力的变化等原因。可能会使控制点产生位移、所以要定期进行复测、8。6,13、隧道贯通后,应及时测定贯通误差.包括,横向贯通误差、纵向贯通误差,高程贯通误差及贯通总误差,并对最终的贯通结果和估算的贯通误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经验,以便指导日后的隧道测量工作 关于隧道中线的调整,应在未衬砌地段 调线地段。进行调整 调线地段的开挖初砌。均应按调整后的中线和高程进行放样.8,6,14。由于隧道内可能出现瓦斯气体、所以常规的电子测量仪器是不能使用的 必须使用防爆型测量仪器 并采取安全可靠的有效防护措施.必要时。须要求瓦斯监测员一同前往配合作业,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