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隧道施工测量8 6 1、隧道控制网的设计 是隧道施工测量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 其主要包括洞外.洞内控制网的网形设计。贯通误差分析和精度估算.并根据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制定作业方案.8,6 2,国内有关隧道施工测量的横向贯通误差和高程贯通误差统计见表18及表19。表18。横向贯通误差统计表19,高程贯通误差统计、注.原,铁路测量技术规则,TBJ,101。85规定隧道高程贯通误差为70mm 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不同规范对贯通误差的要求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本规范表8 6。2中所选取的精度指标、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其一是因为贯通误差是隧道施工的一项关键指标。所以本规范在选取贯通误差限差时,稍趋严格一点,其二.经过统计资料及长期实践证明 满足规范要求不会给测量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随着GPS接收机 全站仪在隧道施工中的广泛应用和高精度陀螺经纬仪的使用。达到此限差是不困难的,8、6,3、关于隧道控制测量对贯通中误差影响值的确定 由于隧道的纵向贯通误差.对隧道工程本身的影响不大、而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将比较显著,故以下仅讨论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 1,平面控制测量总误差对横向贯通中误差的影响主要由四个方面引起 即洞外控制测量的误差.洞内相向开挖两端支导线测量的误差。竖井联系测量的误差、将该四项误差按等影响考虑 则,2。无竖井时。为了与第1款保持一致,且洞外的观测条件较好 这里对则洞内控制测量在贯通面上的影响为,8、6,4,8.6,6。隧道平面和高程测量控制网等级的选取,是参照铁路.公路,水利等行业标准中关于隧道测量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本规范3,4章的基本技术指标确定的.对于大中型隧道工程.还需进行贯通中误差的估算,使其满足规范表8、6,3的要求、本规范不要求洞内高程控制测量的等级与洞外相一致,在满足贯通高程中误差的基础上。洞内。洞外的高程精度可适当调剂。8。6,7,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宜布设成自由网,因为自由网能很好的保持控制网的图形结构与精度、不至于因起算点的误差导致控制网变形.8,6 8。关于隧道洞内平面控制网的建立、1、由于受到隧道形状和空间的限制,洞内的平面控制网 只能以导线的形式进行布设,对于短隧道、可布设单一的直伸长边导线.对于较长隧道可布设成狭长多环导线,狭长多环导线有多种布网形式,其中洞内多边形导线一般应用较多,2,导线边长在直线段不宜短于200m,是基于仪器和前,后视觇标的对中误差对测角精度的影响不大于1,2的测角中误差推算而得的,导线边长在曲线段不宜短于70m,是基于线路设计规范中的最小曲线半径、隧道施工断面宽度及导线边距洞壁不小于0。2m等参数估算而得。在实际作业时,应根据隧道的设计文件.施工方法、洞内环境及采用的测量设备、按实际条件布设尽可能长的导线边.3,双线隧道通过横洞将导线连成闭合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检核.是否参与网的整体平差视具体情况而定,4,气压施工的目的、是通过加压防止渗水和塌方、由于气压变化较大。必须对观测距离进行气压改正、8,6.10、由于洞内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必须与洞外一致.因而要进行洞内,洞外的联系测量,联系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洞内导线的起算坐标.方位和高程,竖井联系测量只是洞内 洞外联系测量的一个途径 随着测绘技术和仪器设备的发展 竖井联系测量有较多的方法可供选择、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满足8 6,3条中隧道贯通对竖井联系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 8。6 11、隧道的施工中线、主要是用于指导隧道开挖和衬砌放样,8 6,12、在隧道掘进过程中 由于施工爆破,岩层或土体应力的变化等原因,可能会使控制点产生位移、所以要定期进行复测.8.6,13、隧道贯通后,应及时测定贯通误差.包括、横向贯通误差,纵向贯通误差,高程贯通误差及贯通总误差。并对最终的贯通结果和估算的贯通误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经验。以便指导日后的隧道测量工作,关于隧道中线的调整.应在未衬砌地段 调线地段.进行调整。调线地段的开挖初砌.均应按调整后的中线和高程进行放样。8。6,14、由于隧道内可能出现瓦斯气体,所以常规的电子测量仪器是不能使用的,必须使用防爆型测量仪器 并采取安全可靠的有效防护措施,必要时.须要求瓦斯监测员一同前往配合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