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桥梁变形监测10。8,1,桥梁变形监测的内容。应根据桥梁结构类型按表10,8,1选择。表10,8。1,桥梁变形监测项目10.8,2 桥梁变形监测的精度 应根据桥梁的类型。结构,用途等因素综合确定,特大型桥梁的监测精度 不宜低于二等、大型桥梁不宜低于三等.中小型桥梁可采用四等.10,8。3,变形监测可采用GPS测量.极坐标法。精密测.量。距。导线测量 前方交会法,正垂线法、电垂直梁法,水准测量等,10。8。4.大型桥梁的变形监测、必要时应同步观测梁体和桥墩的温度,水位和流速,风力和风向。10、8 5 桥梁变形观测点的布设,应满足下列要求。1.桥墩的垂直位移变形观测点.宜沿桥墩的纵,横轴线布设在外边缘、也可布设在墩面上,每个桥墩的变形观测点数,视桥墩大小布设1、4点,2,梁体和构件的变形观测点、宜布设在其顶板上、每块箱体或板块。宜按左.中、右分别布设三点.构件的点位宜布设在其1,4,1。2,3、4处,悬臂法浇筑或安装梁体的变形观测点.宜沿梁体纵向轴线或两侧边缘分别布设在每段梁体的前端和后端.支架法浇筑梁体的变形观测点 可沿梁体纵向轴线或两侧边缘布设在每个桥墩和墩间梁体的1.2,1.4处,装配式拱架的变形观测点。可沿拱架纵向轴线布设在每段拱架的两端和拱架的1、2处.3。索塔垂直位移变形观测点,宜布设在索塔底部的四角,索塔倾斜变形观测点、宜在索塔的顶部,中部和下部并沿索塔横向轴线对称布设,4.桥面变形观测点 应在桥墩 索塔,和墩间均匀布设 点位间距以10。50m为宜.大型桥梁,应沿桥面的两侧布点。5。桥梁两岸边坡变形观测点.宜成排布设在边坡的顶部、中部和下部。点位间距以10、20m为宜.10、8。6,桥梁施工期的变形监测周期,应根据桥梁的类型 施工工序,设计要求等因素确定,10、8.7,桥梁运营期的变形监测 每年应观测1次,也可在每年的夏季和冬季各观测1次。当洪水.地震。强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应适当增加观测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