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防暑与防寒5、3.1.铸造 锻造、热处理,电碳和电瓷焙烧,碳化硅。刚玉冶炼等高温车间以及锅炉房的防暑降温,应从工艺、总图布置 建筑和通风等方面采取综合治理措施、5,3 2.散热源的防护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缩短炽热产品 半成品在工作区内的停留时间与运输距离,2,散热源上方宜配置天窗,高侧窗等自然通风设施 3、散热源周围应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4 对作业点应采取降温措施,5,3、3。高温车间宜采用避风天窗。端部应予封闭。天窗与侧窗应便于开关和清扫。5,3,4 夏季自然通风的进风口,其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应高于1、2m,窗的开启面积应满足自然通风要求,冬季自然通风的进风口.当其下缘距室内地面的高度小于4m时.应采取防止冷风吹向工作地点的措施.5,3,5,高温车间的屋架下弦高度、有桥式起重机时,不应低于8m、无桥式起重机时.不应低于6m,5,3,6、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应根据工艺.供水和室内微小气候等条件采用有效的隔热措施、工作人员经常停留的地面和靠近的壁板,其表面平均温度不应大于40 受辐射影响的工作室。应采取隔热措施,5,3,7,作业场所的温度超过国家现行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 物理因素.GBZ.2。2的有关规定时.应采取局部降温措施。5.3、8.经常受辐射热影响的工作场所、应采用水幕 隔热水箱或隔热屏等隔热措施,5,3。9,高温车间的仪表室和控制室.应设置空调。5,3。10 下列工作场所.宜设置局部送风,1 铸造车间浇注平台。铸板机作业点,铸锭坑和落砂机旁,2。操作人员长期逗留或承受强辐射的热处理炉门口,3.大型锻造车间锻造作业点,4,锅炉房和煤气站作业点.5、电瓷、电碳和碳化硅焙烧窑进口和出口处 6,中央实验室的热工间,7。烘干设备出入口,8、二氧化钨还原炉前作业点、5 3.11.大型热处理井式炉坑内的通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炉坑和油炉坑宜采用局部送风、新鲜空气应送至常有人的作业点,2,油炉坑坑深超过20m时。应增设局部排风,3。煤气炉坑和各类炉混用坑、应采用系统式局部送风,局部排风系统.4.当坑内仅有井式淬火油槽。水槽时 宜采用系统式局部送风系统。5 3.12。在锻造车间,铸造车间的熔化及浇注工部和热处理车间等特殊高温的工作场所,其操作间和起重机的司机室应采取空调降温措施,5.3,13。在特殊高温作业场所的附近.应设置休息室.休息室夏季的温度宜为26 30.5,3,14.热处理高频间除局部排风外、应有全面换气设施,5、3 15,生化法处理污水的鼓风机房.表面处理车间的直流发动机机房 大型电机试验间。发动机试验车间、煤气站鼓风机房,车间中部的变压器室和仪表控制室等,应设置进,排风系统、新风应直接送至作业点和发热体旁。5 3、16。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露天作业时。应在作业场所附近设取暖室 5。3、17,有冻结危险的制冷。采暖水管及盛水器具。应采取防冻结措施 5 3,18,采暖车间除门窗外、应采取防止围护结构内表面结露的措施。5,3、19、冬季室外计算温度不大于,20、的地区,厂房进出口应设置门斗.外室或热空气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