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防尘与防毒5.2,1 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 电镀.涂装,木工、磨料。磨具、电碳.电瓷.铅酸蓄电池,含汞仪表 电磁线,绝缘材料 塑料件.电焊条。电火花加工和发动机试车等生产车间或工作场所的防尘防毒。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的有关规定 工作场所的尘,毒物质接触限值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 1的有关规定,5.2.2,生产工艺和设备选择.应采用不产生或少产生尘,毒的工艺和设备,产生尘.毒的工艺和设备.宜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或密闭化操作、并设置局部通风除尘设施,5。2,3、在符合工艺流程的条件时,应减少颗粒材料。粉状物料的中转环节、缩短运输距离 5,2,4.有爆炸危险粉尘的通风除尘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的有关规定,5、2、5、工作场所的尘、毒。在采取防尘防毒综合措施后 其浓度仍超过国家现行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的有关规定时,应设置密闭操作室、并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每人新风量不应少于30m3.h、5.2 6.下列设备和房间的排风系统不得合用 1、硝石槽和水槽。2 砂轮机和抛光机,3。喷砂室、砂轮机等产尘设备和产生水蒸气,酸碱蒸气、油雾等设备 4。产生剧毒物质房间和其他房间。5.2.7,淬火油槽、喷漆室、应设置单独排风系统、5,2,8 车间地面.设备.建筑构件和起重机等表面积尘不得采用压缩空气吹扫,宜采用真空吸尘,5,2.9,铸造干砂型,芯 磨具等产品的表面灰尘的清除 宜采用真空吸尘、当采用压缩空气吹扫时,应在设有排风的小室内进行,排出空气应达标排放.5 2.10 颗粒材料和粉料运转时、应减少转运点的落差,落料点应密闭和采取消除或降低正压的措施。5,2.11。颗粒料 粉料输送应采用密闭或半密闭式输送设备.运输和装卸不应采用抓斗、翻板车、卡车和铲车等工具,当长距离输送时。宜采用管道输送方式 落料处应设排风净化系统 当采用带式输送机输送时。应密闭并设回路黏料清除装置、5.2。12,气力输送系统储运粉料的密闭料仓 应设泄压除尘设施,5、2、13。挥发性有毒溶剂 宜采用管道输送方式 5 2,14,干式除尘器。应配备密封良好的卸灰阀和卸灰容器 灰料输送,搬运和存放,应采取避免散落和二次扬尘的措施 5,2。15 排风罩的设置 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颚式破碎机,双辊破碎机和不可逆锤式破碎机的进料和卸料口 滚筒筛和振动筛的筛子上、应设密闭排风罩、2 轮碾机和混砂机。应设密闭围罩并排风,3,熔铅锅.大型铸件的落砂机和沥青熬煮锅。应设半封闭罩或移动式密闭罩、4。树脂砂混砂机 壳芯机.热芯盒射芯机,挤芯机,冷芯盒射芯机,烟尘逸出的工业炉窑 筛选设备的卸料点和筛上物料落料处,应设排风罩、5。绝缘材料卷管机上方.应设局部排风罩,6,浇注线上的落砂机 宜采用上吸罩,侧吸罩或通过式隔声密闭罩。7 热处理盐浴炉和淬火油槽、应设围槽和侧吸罩 8 电镀槽、酸洗槽,除油槽和腐蚀槽、应设槽边吸罩或吹吸式罩,9.造型线上的浇注带 应设均流侧吸罩 10。五段筛、宜在筛箱侧面设窄缝侧吸罩 5、2、16、斗式提升机输送低于50,的冷物料时.当提升高度小于10m时.可在下部排风.提升高度大于10m或温度在50,150,时 应上下部排风 输送150、以上高温物料时。可在上部排风。斗式提升机转卸出 入口均应设排风系统,5。2 17 袋装粉料的拆包,倒包,应在有排风的专用装置中进行,5、2,18,移动式密闭罩 应与落砂机联锁。并应设延时装置,5 2,19,喷.抛丸清理室,喷砂清理和清理滚筒等清理设备 铅酸蓄电池生产中分板,包板、称板和装配焊接工位.应设通风除尘装置,5。2,20.就地浇注区应设屋顶通风设施或排风天窗.其换气次数应根据造型材料和浇注量确定、5 2 21,批量生产的喷漆作业,应在设有排风净化系统的喷漆室内或喷漆台上进行,单件小批量生产的就地喷漆工作场所.应单独封隔并设置通风系统。腻子打磨、应在设有通风系统的专用房间内或工作台上进行,5。2、22、焊接作业区防尘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接。电弧气刨和等离子切割的固定作业点、应设排风装置,2,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焊接操作时.应设通风换气装置 3,在室内作业点不能固定时,焊接区应设置再循环焊烟净化机或排风。4。焊接车间工作场所烟尘允许最高浓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的有关规定.5、2、23.螺纹磨床,齿轮磨床和冷镦机、应设排油烟雾装置、5.2.24,可能突然产生大量有毒和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的工作场所。应在其作业区设置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探测报警及事故通风联锁装置,5、2,25,柴油和汽油发动机试验台废气排出口、应设置专用的排风系统。并应采取防火及防爆措施、5.2,26。工作场所粉尘或毒物的发生源 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自然通风或进风口的下风侧、放散不同有毒物质的生产过程所涉及的设施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使用或产生高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应与其他工作场所隔离.5、2 27、产生或可能泄漏毒物的工作场所,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设事故应急喷淋设施.2、高毒物质工作场所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和表面。应采用耐腐蚀.不吸收。不吸附毒物的材料或加设保护层 3。车间地面应平整防滑 易于清洗和清扫.4、可能产生积液的地面应做防渗透处理 并应采用坡向排水系统和单独设置废水收集池.并应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5 2.28,事故通风的排风口.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应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或经常通行的地点,2,排风口与机械送风系统的进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当水平距离不足20m时,排风口应高出进风口.并不得小于6m,3。排风口不得朝向室外空气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

页面正在加载中,点此刷新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