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3,蒸汽发电工艺系统7。3,1,瓦斯发电厂余热锅炉台数一般较汽轮机台数多.采用单母管制系统简单、为提高系统检修,故障维护时运行的灵活性 按机分段最合适.余热发电初参数低 对外供热蒸汽为低压,一般不具备供应两种及以上参数蒸汽的能力。故作此规定,7、3、2 为了提高系统运行的灵活,可靠性。给水系统与主蒸汽系统一样应采用母管制系统,给水泵吸水侧的低压给水母管管径的选择、当采用分段母管时,其管径比给水箱出水管径大1级。2级、至于给水箱之间是否设置水平衡管,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机组台数不多,几台给水箱之间距离不远时。可用低压给水母管兼作水平衡管,当机组台数较多 多台给水箱之间距离较远.低压给水母管难以平衡各给水箱的水位时、应单独设置水平衡管.当给水泵出力与锅炉容量不匹配时,所有给水泵产生的高压给水先送往给水泵出口压力母管集中后.再由该母管送往各台锅炉,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用闸阀将母管分为两个或以上的区段。正常运行时,分段阀门开启.发生事故或分段检修时,分段阀门关闭,其他管段及设备仍能正常运行,为了防止给水泵在启动和低负荷时产生汽化 在给水泵出口处应设置给水再循环管和再循环母管,把给水送回给水箱 备用给水泵位于低压给水母管和压力分段母管的两个分段阀门之间、便于分段阀门任何一侧的给水泵停运检修时.备用泵接替其工作。7,3,3,内燃式瓦斯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一般在500kW,4000kW之间,采用发电机组一余热锅炉对应设置时,锅炉蒸发量一般在0,383t,h,3t.h之间 给水泵的选型。布置和运行带来困难.采用多炉共用1台水泵更合理,采用多台瓦斯发电机组共用1台余热锅炉时,锅炉容量较大 可每台锅炉配置1台水泵,据调查,装设机组台数较多的发电厂反映。对母管制给水系统、当给水泵台数较多时,除应有运行备用泵外、还要求设置检修备用泵、根据已建发电厂的运行经验。规定为锅炉额定蒸发量的110、这是因为给水泵出口流量,除应满足锅炉额定蒸发量时的主蒸汽流量外,还应考虑给水泵的老化。汽包炉水位调节的需要,锅炉连续排污量、汽水损失量.备用给水泵暖泵流量等因素,7、3,4 计算从除氧器给水箱出口至省煤器进口的给水流动总阻力时.取用的流量为锅炉额定蒸发量时的给水流量,采用母管制给水系统包括母管的阻力、按此计算不加流量裕量。而由此计算出的给水流动总阻力,另加20,的裕量。这是与本规范第7、3.3条相对应的。即给水泵容量的裕量为10。相当于本条文中给水流动阻力增加20 7 3,5 瓦斯发电厂余热发电一般为多炉配1台汽轮机 汽轮机厂进行热平衡计算时,按汽机额定工况计算了用于除氧器加热的抽汽量.但其抽汽量有富裕、目前国产除氧器的容量一般与锅炉容量相匹配、按锅炉额定蒸发量每台锅炉选择一台除氧器,因此.本条文规定。每台机组宜设置一台除氧器。给水箱是凝结水泵,化学补给水泵与给水泵之间的缓冲容器.在锅炉爆管,机组启动.负荷大幅度变化以及凝结水系统或化学补给水系统故障造成除氧器进水中断时.可保证在一定时间内不间断地满足锅炉给水的需要,给水箱的总容量是指给水箱正常水位至出水管顶部水位之间的贮水量,补水进入凝汽器,进行初级真空除氧,并与凝结水一道接受各低品位抽汽,或利用烟气余热.的回热加热、一方面可提高热力系统的热效率,另一方面经过初级除氧和升温后的补水。有利于在除氧器中进一步除氧。因此提出了补水宜进入凝汽器进行初级真空除氧的规定.在中小型发电厂中,相同参数的除氧器一般都并列运行,为了使运行工况一致,除氧器给水箱的汽空间和水空间分别设有汽,水平衡管相连,连续排污扩容器分离出来的蒸汽,一般送入汽平衡管,水平衡管可以用给水泵入口的低压给水母管来代替。也可以单独设置.为了适应各种运行工况 多台机组的加热蒸汽。化学补给水 主凝结水 高加疏水。给水再循环管.疏水箱来水管等都设有母管相连 7 3.6 除氧器的布置高度主要考虑除氧器在加热蒸汽中断,除氧器内压力降低时 给水泵进口不发生汽化.因此除氧器给水箱最低水位面到给水泵中心线水柱所产生的水柱静压力,除了克服流阻引起的压力损失.并满足给水泵汽蚀余量的要求外、尚应有安全富裕量 根据计算和实际运行经验,大气式除氧器的布置高度不低于6m.7m.7,3.7。发电厂一般采用集中水泵房母管制供水系统。7,3、8。工业水供水采用母管制系统,以供2台。3台机组为宜、机组过多。管道末端水压过低,水量不足 将出现缺水现象,提倡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工业水排水可回收作为其他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户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