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辅助设备及系统6,4,1.内燃式瓦斯发电机组排烟管宜单机独立设置 排烟系统总阻力应小于机组允许最大排烟背压,6.4.2 多台机组设置一台余热锅炉或共用一根排烟管时、应进行排烟系统阻力平衡计算 烟管汇集时应设置导流措施,各分支排烟管应采取防止烟气倒流的措施、6。4。3、内燃式瓦斯发电机组烟道上应设置泄爆阀.泄爆口应朝向安全处。6.4,4、内燃式瓦斯发电机组排烟管,应设置防止凝结水倒流人机组的装置 并应采取排水措施,6、4、5,内燃式瓦斯发电机组排烟管材质应根据排烟温度确定,管壁厚度应按强度,刚度条件计算确定并预留腐蚀余量,且不宜小于3mm、6,4.6.内燃式瓦斯发电机组排烟管、宜设置火星熄灭型排烟消音器 6、4,7,排烟管道穿楼板、屋面、墙体处应采取隔热措施.隔热层外表面温度不应高于60,保温长度应超出楼板,屋面。墙体2m,6、4 8.内燃式瓦斯发电机组曲轴箱呼吸管烟气,宜回收利用或处理后排放、6,4.9,瓦斯发电机冷却系统应根据当地气候,水源选择空冷式或水冷式 当采用空冷式冷却器时.应采用单元制配置。当采用间接水冷式冷却系统时 宜采用母管制配置,6 4,10,冷却塔及直接空冷式冷却器的布置.应避开发电机间的排风口和排烟管 6 4、11,采用间接水冷式冷却系统时,冷却塔的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 GB,T,50102的有关规定、6.4,12 直接空冷式冷却器距周边建、构 筑物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m。直接空冷式冷却器下净空高度,应满足空冷器的进风要求,安装在地面或屋面的不宜小于2m、安装在集装箱顶时不宜小于1.5m.6.4,13。在严寒地区。寒冷地区 夏热冬冷地区运行的直接空冷式冷却系统的冷却液。宜采用防冻液.采用防冻液的冷却器应按防冻液进行选型设计。6,4 14.冷却系统应设置定压补液装置。并应设置高位排气口及低位排液口 当冷却液介质采用防冻液时。宜设置冷却液暂存罐,6.4.15,站区内宜设置润滑油库,间.储油能力宜按15d使用量,设置,当交通便利时、宜按7d使用量设置、6。4,16、润滑油补油系统应根据机组的要求设置,采用管道系统补油时.应采取保持冬季润滑油流动性的措施 6、4。17 机组废油应回收 机组较多时可统一设置废油罐。废油回收装置容量,应根据废油处理方式和运输能力确定,6 4.18。瓦斯管路在进入瓦斯发电机房或集装箱前,应设手动切断阀和紧急自动切断阀。紧急切断阀应与瓦斯泄漏检测装置联锁,紧急自动切断阀应选用常闭型 并应在故障消除确认后手动开启 室外手动切断阀前应设置检修放散口 6 4.19.发电机组瓦斯进口阀组、应包含管道阻火器.快速切断阀.电磁阀.安全阀等保护装置,6。4.20、不可控放散与可控放散宜集中设置.放散管布置位置应符合本规范第4 4、7条的规定,不可控放散管口应高出20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2m以上。在放散管口20m半径以外、以放散口高度为基准45,射线角以内,不应有平台或建筑物。图6,4,20 放散管口还应高出所在地面10m 图6,4.20 放散管允许最低高度示意6 4,21,不可控放散管排放口前应设置管道阻火器 并应设置相应的防雷保护 6、4,22,当可控放散与不可控放散分开设置时。可控放散口与发电机组排烟管、火炬及其他有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水平间距不宜小于5m、放散口宜高于5m半径范围内最高建。构,筑物最高点2、2m以上、放散口不得朝向邻近设备或有人通过的地方、6、4、23 放散口阀门应选择密闭性能较好的球阀,检修放散口管径应根据吹扫管段的容积和吹扫时间计算确定、放散量宜为吹扫管段容积的10倍、20倍。放散时间宜为15min.30min 不可控放散管的放散量应取管道最大输送量 放散管的流速及管径应根据放散背压经阻力平衡计算确定.放散背压应小于放散设定值.6 4.24.检修放散阀门出口侧宜设置取样管及取样阀门.取样管径不应大于DN15,取样阀门应布置在便于操作的位置、6、4,25,寒冷及严寒地区有防冻要求的设备.阀门及仪表 宜布置在室内、室内应设防冻采暖,室外布置的管道、设备。阀门及仪表,应采取防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