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2,熔化系统7.2。1、供料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窑头料仓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储存3h.4h的熔窑用料量,2 应设有料位检测装置。3。应有收尘设施 2.投料机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投料能力应满足熔化量的需要、2.入窑料的落差应小,3,应便于调整偏料和料层厚度.7,2,2,熔窑燃烧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火焰长度可调 燃烧效率高,低噪声、低NOx排放的燃油或燃气喷枪 2,每对小炉应设一组燃料流量计量调节装置 3.燃料油宜采用蒸汽 电两级加热。温度应分级控制、4,燃烧系统的工艺参数应实行自动监测与控制、7.2、3 熔窑助燃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助燃风量,风压应满足熔窑在不同工况和熔窑后期增量的需要 并应有备用风机 2,应有助燃风自动调节装置,7.2、4.熔窑燃烧换向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 换向系统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设自动,半自动和手动换向装置 2,控制室应设换向程序显示屏 2,换向方式应根据燃料种类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重油宜采用支管换向,雾化介质宜采用总管或分区换向.2。天然气宜采用支管换向.3,烟气换向可采用支烟道或分支烟道换向的烟气交换机,4、当采用分支烟道单独传动时 应采用同步控制 7 2.5.熔窑冷却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熔窑吹冷却风的部位应根据熔窑结构的要求确定 2,冷却风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熔窑自投产开始.冷却风不得中断,车间内应有备用风机 2,冷却风出口的风速和风量应满足冷却部位的冷却要求.7,2。6,熔窑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熔窑结构设计原则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满足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和玻璃液质量的要求、2,适应燃料与配合料的性能要求、3,满足燃料燃烧工艺要求 4.节能降耗。5,宜采用新结构 新技术的窑型、6 应根据窑龄.燃料种类及燃烧工艺等合理配套选用优质耐火材料 2,熔窑结构设计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1.熔化量可按300.400 500 600,700及以上进行分级 2,重油,天然气熔化率宜符合表7 2、6 1的规定。表7,2、6.1,熔化率 注,1,采用全氧助燃时 同等规模的窑炉.熔化率可比表中高10。15、2,熔化面积的计算长度 空气助燃窑算至末对小炉中心线后1。0m处、全氧助燃窑算至末支喷枪后1.0m处、3,单位重量玻璃液热耗宜符合表7、2、6、2的规定。表7、2。6、2,单位重量玻璃液热耗,注,1。单位重量玻璃液热耗以重油为计算基础.当燃料采用天然气或焦炉煤气时 可乘以系数1。05 1。15、2、熔窑后期热耗应乘以系数1,1、3,燃料热值应采用低位发热值.4,采用全氧助燃窑炉的热耗应比空气助燃窑炉低10.25。3。熔窑钢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熔窑各部位钢结构设计应能适应窑体在升温和降温条件下的受力 变形特性及设定的可调性能,2。处于地震区的熔窑钢结构布置和联结、应有利于在地震力作用下的窑体各部分整体稳定、4、熔化部窑池深度和池底密封应符合下列规定,1。熔化部窑池深度不宜低于1.4m,2 熔化部池底除设有电熔锆刚玉。AZS。铺面砖外 还应设有厚度不小于25mm的池底密封层.密封层的材质应采用锆质 或锆英石质.密封料 或浇注料,5.熔窑的保温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熔窑应实施全保温,2 保温材料应根据保温部位砌体的材质和交界面的温度选择。3,通路池壁砖缝处不应保温,6,小炉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小炉对数应根据熔化量,燃料种类.熔化率以及温度曲线等因素确定,2 一侧小炉口总宽度应占熔化部总长度的48,59,7。蓄热室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蓄热室宜使用筒形砖,十字形砖等体比表面积较大的异形格子砖。2、格子体受热面积应按每平方米熔化面积计算、宜选用35m2、50m2 8,烟道应做密封和保温,9,烟囱设计应满足熔窑生产时的抽力需要和熔窑后期阻力增加的需要 10.冷修放玻璃水宜采用水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