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源 更多>
4、5.滨水空间控制4.5,1、滨水空间是水系空间向城市建设陆地空间过渡的区域.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作为开展滨水公众活动的场所来体现其公共性和共享性,二是作为城市面源污染拦截场所和滨水生物通道来体现其生态性、三是通过绿化景观,建筑景观与水景观的交相辉映来展现和提升城市水环境景观质量,因此。完整的城市滨水空间既包括滨水绿化区,也包括必要的滨水建筑区。为有利于明确这两个区的范围 分别采用滨水绿化控制线和滨水建筑控制线进行界定,4 5。2,本条规定了划定滨水绿化控制线的原则.滨水绿化控制线以道路 铁路,堤防为参照可有利于空间控制和便于标识,对滨水绿化控制区的宽度进行明确规定比较困难.需要结合具体的地形地势条件、水体及滨水区功能,现状用地条件等多个因素确定,具体划定时可以参照以下的一些研究成果和有关规定,1 参照。公园设计规范.关于容量计算的有关规定 人均公园占有面积建议为不少于30m2,60m2.人均陆域占有面积不宜少于30m2、并不得少于15m2,因此,当陆域和水域面积之比为1.2时.水域能够被最多的游人合理利用 该规范还要求作为带状公园的宽度不应小于8m.2.沟渠两侧绿化带控制宽度应满足沟渠日常维护管理和人员安全通行的要求 单边宽度不宜小于4m。3 作为生态廊道或过滤污染物的绿化带宽度.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为表2和表3的内容,表2,不同学者提出的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适宜廊道宽度值,4,在武汉进行的。科技部武汉水专项研究 中.在水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 如果滨水绿化区域面积大于水体面积、在没有集中的城市污水的排入时。水生态系统将能够维持自身稳定并呈现多样化趋势。5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如周庄,丽江古城。由于保护和发扬历史文化的要求 应结合历史形成的现有滨水格局特征进行相应控制,表3.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归纳的生物保护廊道适宜宽度,注.表1和表2的数据来源为、车生泉、城市绿色廊道研究,城市生态研究、2001.9。11、朱强等.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廊道宽度,生态学报,2005.9,第25卷第9期.4,5 3,关于滨水绿化区的基本规划要求,结合滨水绿化控制线布局道路可有利于实现滨水区域的可达性和形成地理标识.4 5、4。关于滨水绿化控制范围与城市蓝线范围的关系.城市蓝线包括水域控制线和陆域控制线、滨水绿化控制范围包括蓝线中的陆域控制范围以及根据城市功能需求布局的其他滨水绿化用地范围,4、5.5 关于滨水建筑区的划定原则,实际规划中还应考虑地形地势条件和周边的用地布局.其目的主要是在滨水城市地区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使水,岸和城市建筑相互呼应。要结合不同的滨水条件和功能 对主要的景观要素和低影响开发指标进行控制,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