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土地整治工程13.1.引洪漫地13,1.1,引洪漫地主要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多沙输沙区。并应根据洪水来源,分坡洪 路洪、沟洪,河洪四类.设计中应根据漫地条件选取相应引洪方式.13,1,2 引洪渠首工程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选择布置在河床稳定,河道凹段下游,引水条件好且高于洪漫区的位置,2,当计划洪漫区的面积较大.一处渠首引洪不能满足漫地要求时,应在沿河增建若干引洪渠首 分区引洪,3,河岸较高,河洪不能自流进入渠首的,应采取有坝引洪,在河中修建滚水坝、抬高水位.坝的一端或两端设引洪闸,将河洪引入渠中,4.河岸较低,河洪可自流进入渠首的、应采取无坝引洪。并应在距河岸3m、5m处设导洪堤,将部分河洪导入引洪闸,13,1、3.引洪渠系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渠系由引洪干渠,支渠,斗渠三级组成.应能控制整个洪漫区面积 输水应迅速均匀,2.干渠走向大致高于洪漫区。长度宜为1000m左右 3,沿干渠每100m.200m应设支渠,与干渠正交。或取适当夹角.长500m,1000m.4。沿支渠每50m,100m应设斗渠、宜与支渠正交,斗渠直接控制一个洪漫小区 向地块进水口输水漫灌,5.干渠向支渠分水处应设分水闸.支渠向斗渠分水处应设斗门,13。1、4,洪漫区田间工程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洪漫区地形和引洪斗渠与地块间的相对位置、漫灌方式可采取串联式,并联式或混合式 2,洪漫区地块四周应布置蓄水埂,3。矩形地块的长边应沿等高线,短边应与等高线正交,13,1、5,引洪量计算。淤漫时间。淤漫厚度 淤漫定额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引洪量可按下式计算,式中.Q.引洪量.m3 s,F 洪漫区面积,hm2。d,漫灌深度.m,t,漫灌历时、h.k,渠系有效利用系数。2、应根据不同作物生长情况,分别采用相应的淤漫时间和淤漫厚度,3。淤漫定额可按下式计算。式中,M、淤漫定额,m3、hm2.d,计划淤漫层厚度,m、y。淤漫层干容重.t.m3 宜取1、25t,m3,c,洪水含沙量,kg。m3.13,1 6。引洪渠首建筑物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渠首建筑物基础应要求河床基岩坚实 淤泥与卵石层较浅.当基础不满足稳定要求时,应采取基础处理措施.2,拦河滚水坝高宜取4m,5m.坝体应作稳定计算和应力分析、3,导洪堤可采用浆砌石,也可采用木笼块石.铅丝笼块石 沙袋等建筑材料,导洪堤应与河岸成20,左右夹角、长10m、20m,高1m,2m、顶宽1m,2m 内外坡比宜取1.1 4,应根据引洪水位 流量和引洪干渠断面确定引洪闸孔口尺寸、闸底应高出河床0、5m以上,13.1、7,引洪渠系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渠道宜采用梯形断面 可按明渠均匀流计算确定渠道断面、2,干渠,支渠和斗渠宜采取土渠,其边坡坡比按渠道土质选定.黏土 重壤土和中壤土渠道 边坡宜取1、1 0.1.1.25,土质为轻壤土的 边坡宜取1.1、25,1,1.5.土质为砂壤土的.边坡系数宜取1,1.5.1.2。0、3.渠道比降应与渠道断面设计配合,满足不冲不淤要求。干渠比降宜取0、2、0、3,支渠比降宜取0,3、0、5 最大不超过1 0 斗渠比降宜取0。5。1.0。有条件的 可经试验确定渠道比降,4。为保证行水安全、渠道堤顶应高出渠道设计水位0,3m 0.4m,13。1.8,田间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洪漫缓坡农田,应按缓坡区梯田要求进行平整 比降宜取0。5,1。0.2.荒滩淤漫造田 应结合地面平整 去除地中杂草和大块石砾 3。田边蓄水埂埂高应能满足一次漫灌的最大水深.超高宜取0 3m,蓄水埂顶宽应取0。3m,内外坡比应各约1.1。0,分层夯实 干容重应取1。3t、m3。1,4t,m3。4。当进水口或出水口高差大于0、2m时.应利用块石,卵石等设置简易消能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