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护地堤堤身结构型式10.4。1,护地堤堤身结构应经济实用.就地取材 便于施工。易于维护,宜采用土堤或防洪墙结构。10、4,2.土堤堤身设计应包括确定堤身断面。堤顶高程,顶宽和边坡.护坡及填筑标准,以及防渗 排水设施.10,4。3 土堤填筑密度应根据堤身结构.土料特性、自然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黏性土土堤的填筑标准应按压实度确定,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0、无黏性土土堤的填筑标准应按相对密度确定,其相对密度不应小于0,60,10.4、4、堤顶高程应按设计洪水位加堤顶超高确定.堤顶超高不宜小于0、5m,10.4,5 土堤的堤顶宽度及边坡坡度可类比已建类似工程初选,并应根据稳定计算确定、顶宽不宜小于3m。堤路结合时.堤顶宽度及边坡的确定宜结合道路的要求,并应根据需要设置上堤坡道.上堤坡道的位置,坡度、顶宽,结构等可根据需要确定,临水侧坡道宜顺水流方向布置。稳定计算应符合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 2013第8章的有关规定,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本规范表5,5 3规定的数值,10。4.6,无黏性土防止渗透变形的允许坡降应以土的临界坡降除以安全系数确定,安全系数宜取1,5。2,0,无试验资料时 无黏性土的允许坡降可按表10、4.6选用,表10.4,6适用于无黏性土渗流出口无滤层的情况、黏性土的允许坡降应通过试验确定 表10.4、6 无黏性土的允许坡降10.4.7。土堤应采取护坡措施。护坡的型式应根据风浪大小,近堤流速 结合堤高、堤身与堤基土质等因素确定,土堤宜采用草皮护坡,在近堤流速较大。易造成护地堤冲刷破坏时、可采用砌石,混凝土等型式。并应与护脚工程统筹设计,护坡,护脚工程的结构尺寸可按已建类似工程经验确定,或按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第6章第6节的规定执行,10 4,8,防洪墙设计应包括确定堤身结构型式,墙顶高程、基础轮廓尺寸以及防渗、排水设施、10。4,9,防洪墙可采用浆砌石,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墙顶高程确定方法应与土堤堤顶高程确定方法相同.基础埋置深度应满足抗冲刷和冻结深度要求,10,4,10。防洪墙应设置变形缝、浆砌石及混凝土墙缝距宜为10m,15m、钢筋混凝土墙宜为15m、20m、地基土质,墙高。外部荷载、墙体断面结构变化处应增设变形缝。变形缝应设止水,10,4。11.防洪墙应进行抗倾、抗滑和地基整体稳定计算 计算方法应按国家标准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第8章的规定执行,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本规范表5。5.4和表5。5 5规定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