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水厂总体设计8、0、1、水厂厂址选择正确与否涉及整个供水工程系统的合理性、并对工程投资.建设周期和运行维护等方面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影响水厂厂址选择的技术要求很多 设计中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水厂厂址、当原水浑浊度高 泥沙量大需要设置预沉设施时 预沉设施一般宜设在水源附近。8。0 2、考虑到我国城镇建设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现实 为保障水厂未来的发展建设用地.对水厂远期用地控制和用地面控制应执行的标准做出了规定、8、0、4,当水厂位于丘陵地区或山坡时,厂址的土方平整量往往很大,如生产构筑物能根据流程和埋深进行合理布置,充分利用地形.则可使挖方量与填方量基本达到平衡,并可节约能耗 排水顺畅。为使操作管理方便,水厂生产构筑物应布置紧凑.但构筑物间的间距必须满足各构筑物施工及埋设管道的需要.寒冷地区因釆暖需要 生产构筑物应尽量集中布置.以减少建筑面积和能耗,构筑物间的联络管道应尽量顺直.避免迂回、以减少流程损失.但应适当考虑构筑物间不均匀沉降所需要的富余量、水厂工艺流程中.部分构筑物存在停产的可能 设置连通管,超越管可实现该构筑物停产 水厂若有两组以上相同流程的净水构筑物时,构筑物的进水管道布置应考虑配水的均匀性.使每组净水构筑物的负荷达到均匀,水厂排泥水处理设施尽量集中布置有利于管理和保持水厂整体卫生环境,8 0、5。考虑到供水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带来的生产管理模式多样化以及社会服务日益便捷化的现实、对水厂附属建筑和设施的设置、包括生产管理和生活等、不再做统一规定,而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8,0 6、为使水厂布置合理和整洁、并使运行维护方便,提出机电修理车间及仓库等附属生产建筑物与生产构筑物协调布置的原则规定.8.0,7.水厂是安全和卫生防护要求很高的部门,为避免生活福利设施中人员流动和污水,污物排放的影响,本条规定水厂生产构筑物与水厂生活设施宜分开布置.8,0。8 本条对水厂各种管线全面布置的合理性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做出了规定,在管线密集地段采用综合管廊的敷设方式将方便管线的维护和保养、8。0、9,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当水厂可能遭受洪水威胁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洪设施,且其防洪标准不应低于该城市的防洪标准.并应留有适当的安全裕度。以确保发生设计洪水时水厂能够正常运行。8 0.10、本条按照、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0,2009 第十一条、第五十四条及条文说明,规定了水厂对供电电源等级的要求 本条的水厂建设规模类型.参照建设标准 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0。2009,8。0。11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为保证生产人员安全,构筑物及其通道应根据需要设置适用的栏杆,防滑梯等安全保护设施,8 0.12。在布置水厂平面时。需考虑设置堆放管配件的场地、堆放场地宜设置在水厂边缘地区,不宜设置在主干道两侧,滤池翻砂需专设场地.场地大小不应小于堆放一只滤池的滤料和支承料所需面积.滤池翻砂场地尽可能设在滤池附近,8,0,13 城镇水厂在满足实用和经济的条件下。还应考虑美观.但应符合水厂的特点。强调简洁.质朴。不宜过于豪华,避免色彩多样或过多的装饰 8.0。14,规定了严寒地区净水构筑物应设在室内,以保证构筑物正常运行,寒冷地区的净水构筑物应根据水面结冰情况及当地运行经验确定是否设盖或建在室内,8.0,16,车行道宽度和转弯半径系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的规定.适当放宽了车行道宽度的上限,并增加了人行天桥宽度和室外上构筑物扶梯角度的规定 本标准车道设置时的水厂建设规模类型。参照建设标准.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0。2009.8、0。17 为及时将厂区雨水排出,水厂应设有排水系统、当条件允许时。水厂排水首先应考虑重力流排放,若采用重力流排放有困难时 可在厂区内设置排水调节池和排水泵.通过提升后排放、设计降雨重现期取值将上限提高到5年 并规定了水厂排水方式的确定应结合厂区周边城镇排水体系的实际条件统筹考虑,8,0,18 按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明确了水厂生产废水与排泥水,脱水污泥、生产与生活污水的处置应满足工程环评报告的要求,将保障工程竣工后环境验收顺利通过.8.0。19,水厂围墙主要为安全而设置.故围墙高度不宜太低,一般采用2、5m以上为宜,为避免脱水泥渣运输影响厂区环境、宜在排泥水处理构筑物附近设置脱水泥渣运输专用通道及出入口,8,0、20、从反恐怖和防恐怖角度考虑,规定了水厂应建立防外来破坏性入侵的电视监控技防设施、8。0。21。水厂绿化要求较高,应在节约用地原则下、通过合理布局增加绿化面积 为避免清水池池顶因绿化施肥而影响清水水质.应限制施用对水质有害的肥料和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