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一般规定6.2,1,规定污水处理程度和方法的确定原则 6。2、2 规定污水厂处理效率的范围 根据国内污水厂处理效率的实践数据.并参考国外资料制定 一级处理的处理效率主要是沉淀池的处理效率、未计入格栅和沉砂池的处理效率、二级处理的处理效率包括一级处理 6,2,3 关于在污水厂中设置调节设施的规定,美国.污水处理设施、1997年 以下简称美国十州标准 规定 在水质。水量变化大的污水厂中 应考虑设置调节设施。据调查 国内有些生活小区的污水厂.由于其水质 水量变化很大.致使生物处理效果无法保证.本条据此制定。6。2、4.关于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流量的规定,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 应根据污水厂的远期规模和分期建设的情况统一安排 按每期污水量设计 并考虑到分期扩建的可能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工程建设在短期内见效,设计流量按分期建设的各期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流量计算。当污水为提升进入时 还需按每期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校核管渠输水能力,关于生物反应池设计流量,根据国内设计经验、认为生物反应池如完全按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流量计算.不尽合理,实际上当生物反应池采用的曝气时间较长时。生物反应池对进水流量和有机负荷变化都有一定的调节能力。故规定设计流量可酌情减少 一般曝气时间超过5h、即可认为曝气时间较长,6。2。5。关于合流制处理构筑物设计的规定、对合流制处理构筑物应考虑雨水进入后的影响,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经验,本条是参照美.日,前苏联等国有关规定,沿用原规范有关条文而制定的,1,格栅和沉砂池按合流设计流量计算 即按旱流污水量和截留雨水量的总水量计算.2.初次沉淀池一般按旱流污水量设计 保证旱流时的沉淀效果。降雨时 容许降低沉淀效果.故用合流设计水量校核 此时沉淀时间可适当缩短.但不宜小于30min、前苏联、室外排水工程设计规范.1974年,以下简称苏联规范、规定不应小于0 75h,1、0h 3,二级处理构筑物按旱流污水量设计.有的地区为保护降雨时的河流水质、要求改善污水厂出水水质 可考虑对一定流量的合流水量进行二级处理,苏联规范规定 二级处理构筑物按合流水量设计.并按旱流水量校核。4,污泥处理设施应相应加大、根据苏联规范规定、一般比旱流情况加大10。20,5 管渠应按合流设计流量计算。6,2,6、规定处理构筑物个。格、数和布置的原则、根据国内污水厂的设计和运行经验。处理构筑物的个、格 数,不应少于2个。格.利于检修维护、同时按并联的系列设计。可使污水的运行更为可靠 灵活和合理。6 2 7.关于处理构筑物污水的出入口处设计的规定、处理构筑物中污水的入口和出口处设置整流措施.使整个断面布水均匀.并能保持稳定的池水面 保证处理效率.6.2。8,关于污水厂设置消毒设施的规定.根据国家有关排放标准的要求设置消毒设施 消毒设施的选型。应根据消毒效果。消毒剂的供应,消毒后的二次污染、操作管理。运行成本等综合考虑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