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构造要求8,1 混凝土桥面板8、1、3,本条规定主要以混凝土桥面板开裂内力为基准 并考虑混凝土桥面板内钢筋与钢梁的有效共同作用、与后列栓钉构造要求一起。提出靠近钢板侧钢筋数量的要求 日本规范有钢筋周长率要求 英国规范有钢筋间距要求,目的均是增加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以及混凝土桥面板与钢梁之间的整体作用,国外的组合梁规范相应的纵向配筋要求如下.欧洲规范.1 除采用 Eurocode、2.Design of concrete.structures,Part、1,1 General rules.and.nules、for buildings,EN、1992。1,1 2004中的精确方法。在全部截面没有预应力钢束的预加力及没有由于强迫变形受到较大的拉应力.如收缩的初级及二次效应的影响、组合或无直接荷载作用下组合梁的混凝土桥面板的最小配筋面积As为、As,kskckƒct。effAct,σs。ƒct,eff为混凝土桥面板受拉区域的开裂拉力值,可简化按混凝土全截面计算,2.一半以上的钢筋面积应布置在受拉较大侧板的一半高度范围内 3 横向变高度混凝土桥面板 应取用局部高度。4 按照。1 2,确定的钢筋,应布置在作用的特征组合下混凝土出现拉应力的区域。日本规范.受拉应力的板中 在忽略混凝土截面的连续合成梁中间支点附近。负弯矩引起的桥轴方向钢筋拉应变使混凝土桥面板产生裂纹,与钢筋混凝土梁相同,这种裂缝使设计时不能考虑混凝土的抗拉作用.对混凝土桥面板参与主梁作用及局部桥面板作用都不利,基于这一宗旨,规定桥轴方向钢筋截面积必须在混凝土截面积2、以上,周长率为0.045cm.cm2、加拿大规范,非预应力桥面板纵向配筋率不小于1,并有2、3钢筋布置于有效宽度范围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