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电磁辐射.噪声污染防治6,1、电磁辐射防治6.1,1、电子工程的选址、应根据下列因素综合确定电磁辐射防治措施.1,建设场所附近已有架空输电线路的工频电磁场强度 2,建设场所附近已有广播,干扰发射台以及大功率电视信号发射天线等的电磁辐射源,6,1 2。电子工程建设场所的工频电磁场强度不宜超过表6。1,2规定的限值,表6、1 2 工频电磁场强度限值6,1.3。电子工程建设时.厂区内建设的35kV及以上变配电所 宜单独设置,6.1。4.当电子工程建设场所35kV以下变配电所的正上方 正下方。紧邻人员密集的办公场所时,应采取屏蔽措施、其工频电磁场强度限值应符合本规范表6、1。2的规定.6,1.5。电子工程建设场所电磁场强度限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 9175的有关规定.6.1、6 室内人员密集的办公场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一级标准的限值规定、不符合时.应采取屏蔽措施.6 1、7、大功率整机调试。雷达试验场测试,微波管热测,以及高频加热设备 介质加热设备和射频溅射设备等有强电磁波辐射的场所或设备.应进行电磁辐射防护设计,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和表6,1,7。1,表6、1、7。2的有关规定,表6.1 7,1,工作场所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表6 1,7,2 工作场所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6、1、8,射频和微波设备电磁辐射防护应采用局部屏蔽。但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用全室屏蔽 1.局部屏蔽实施困难 并影响工作效率。2.保证周围环境的电磁干扰噪声低电平,6,1,9 全室屏蔽时。应对工作间六面设置屏蔽体.遥控工作间屏蔽室应设置屏蔽观察窗、对有人员操作的工作间应在屏蔽室内壁敷设电波吸收材料或在室内设置移动式电波吸收屏、工作时设备应连接假负载 工作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用具,6,1,10,电磁屏蔽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护电磁辐射用屏蔽室应与降低环境电磁干扰噪声的屏蔽兼容、2,屏蔽材料应采用反射损耗率大或吸收损耗率大,耐电化腐蚀性好、便于施工和价格便宜的金属材料。3,屏蔽室不得跨越建筑物伸缩缝,4。应保证屏蔽壳体的导电连续。不得在屏蔽体上任意设置孔洞。5、风管穿越屏蔽体处、应设置波导型电磁滤波器 滤波器四周应与屏蔽体连续满焊,滤波器与室外风管应通过非金属软管连接,非金属软管的长度应为风管直径的2倍.3倍.6,穿越屏蔽室的气体管道应通过气体电磁滤波器引入屏蔽室,气体电磁滤波器应焊接在屏蔽体上。气体电磁滤波器与室外管道应采用绝缘连接器连接、7。穿越屏蔽室的水管应通过液体电磁滤波器引入屏蔽室。液体电磁滤波器应焊接在屏蔽体上,液体电磁滤波器与室外管道应采用非金属管道连接。其长度不应小于10m、当管道内输送的介质为纯水时、其长度应为1m,3m 8,引入屏蔽室的电源线应装设电源滤波器,电源滤波器应装在电源线引入屏蔽室处。对有源屏蔽室、滤波器应装在屏蔽室内 对无源屏蔽室,滤波器应装在屏蔽室外.滤波器外壳应紧贴屏蔽体,并应在该处与接地线相连,9 屏蔽门关闭时.所有弹簧片均应处于最佳接触状态,应保证手柄转动时均能与门扇保持电气连接、10、屏蔽室接地引下线应采用单点接地.接地引线应控制在1,4波长以内 接地线不宜与电力线平行敷设 对有源屏蔽和无源屏蔽应分别设置接地引线。接地电阻不宜大于4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