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工艺设计3,1。一般规定3.1、1、粘胶纤维工厂设计能力应采用,t。a 表示,生产能力操作弹性宜为设计能力的50,110 3 1,2 新建,改扩建项目规模应符合国家粘胶纤维行业规范条件的规定 3,1、3,酸站及其他接触腐蚀性介质的厂房应采取防腐蚀处理措施,3,1、4 进入生产车间的原料及水.电,汽,气等公用工程介质,应设置计量仪表,3 1,5,粘胶纤维工厂年运行时间宜按8000h计算,3。1,6,工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具备生产国内外市场需要 高质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能力、具有应变和市场竞争能力.并应符合清洁生产,节约投资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2 应采用先进可靠、成熟,经过生产实践或通过工业化试验的工艺 技术,设备。3、应采用污染强度小 节能环保的工艺。4.工艺流程应根据生产规模 产品品种和产品质量要求确定.5,生产过程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应根据项目规模和工艺流程确定,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的单耗指标可按本标准附录A,附录B取值.6.生产工艺设备应根据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结果选择 工艺设备技术条件应符合生产工艺要求,3,1、7、工艺计算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计算生产工序中每台设备进出的物料数据,2,应计算生产工序中主机设备和相关设备消耗的公用工程用量,3.应计算主要生产工艺与设备能力.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年总供胶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V,年消耗粘胶总量,m3 Q,年产量。t,α1 成品纤维甲种纤维素含量,α2,成形时甲种纤维素损耗。α3,粘胶中甲种纤维素含量,γ.粘胶密度 kg m3。2。黄化机生产能力应按下式计算,式中、P1。每台黄化机年产纤维能力 t.a,W 每批黄化投甲种纤维素量.t 批.H,年生产时间,h,α1。成品纤维甲种纤维素含量、T 黄化周期,h 3,黄化机台数应按下式计算。式中.N,黄化机台数 台。W 每天进入黄化工序的甲种纤维素量。kg.d,T。黄化机操作周期,h,Q。黄化机每批甲种纤维素投料量,kg。4 后溶解机台数应按下式计算,式中、N.后溶解机台数 台 W,每天进入后溶解机的甲种纤维素量.kg。d,T、后溶解机操作周期 h Q 后溶解机每批甲种纤维素投料量、kg,5.过滤机台数应按下式计算,式中.N,过滤机台数、台.W 每天进入各道过滤的粘胶量 kg d。Q.过滤速率,L。m2,h。K 过滤效率.F。过滤机过滤面积,m2.6。酸浴储槽台数应按下式计算,式中,N,酸浴储槽台数,台,Q。酸浴循环量,m3.h,20。考虑20min储存量.V.储槽有效容积、m3、7,纺丝机生产能力应按下式计算、式中,P2,单台纺丝机年产纤维能力。t。a、u、纺丝牵伸出口速度.m,min.H。年生产时间、h。D、单纤维线密度,dtex、N.纺丝锭位数,位。n。喷丝头孔数 孔,η 纺丝机运转效率、取0,92,0,98 K,牵伸出口至成品的纤维总收缩率,取0、08.0.12、3。1。8 原液车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黄化间应保持负压,2.黄化过程宜采取充氮或其他惰性气体保护措施,3 熟成间应满足工艺的温度要求.并宜采取送排风措施、4,宜采用连续自动过滤装置和废粘胶回收处理装置。5、黄化机操作台面应采用防静电.防产生火花的材料.6 压榨机内宜采用机械排风.压榨机岗位宜设置送风.3.1.9.纺丝工段应满足工艺温度要求.粘胶管应采取保温措施.3、1、10,酸站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酸站应靠近纺丝车间布置,2、纺丝浴储槽的有效容积宜按20min的循环量确定、3,酸浴应采用全浴量过滤和脱气.脱气系统宜采用间接冷凝方式.4。纺丝浴高位槽高度应根据管道水力计算确定 5,酸站设计应采取水的循环利用措施.蒸发冷凝水 蒸汽冷凝水应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