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自然排烟设施、4、3、2.排烟口的布置对烟流的控制至关重要,根据烟流扩散特点,排烟口距离如果过远,烟流在防烟分区内迅速沉降 而不能被及时排出.将严重影响人员安全疏散。因此本条规定了排烟口 排烟窗与最远排烟点的距离 当层高较高且具有对流条件的场所给予适当放宽.4 3.3,火灾时烟气上升至建筑物顶部.并积聚在挡烟垂壁,梁等形成的储烟仓内.因此.用于排烟的可开启外窗或百叶窗必须开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的储烟仓的高度内,1.当设置在外墙上时,对设置位置的高度及开启方向本条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目的是为了确保自然排烟效果,对于层高较低的区域 排烟窗全部要求安装在储烟仓内会有困难.允许可以安装在室内净高1、2以上、以保证有一定的清晰高度,2.设置在外墙上的单开式自动排烟窗宜采用下悬外开式、设置在屋面上的自动排烟窗宜采用对开式或百叶式.4.出于对排烟效果的考虑 因此要求均匀地布置顶窗 侧窗和开口 5、为了防止火势从防火墙的内转角或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蔓延。要求门 窗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4,3。4,对工业建筑的排烟措施,由于其采用的排烟方式较为简便。更需要均匀布置。根据德国等国家的消防技术要求、结合我国的工程实践.强调了均匀布置的控制指标 在侧墙上设置的、应尽量在建筑的两侧长边的高位对称布置,形成对流,窗的开启方向应顺烟气流动方向,在顶部设置的.火灾时靠人员手动开启不太现实。为便于火灾时能及时开启、最好设置自动排烟窗,4。3。5,可开启外窗的形式有上悬窗。中悬窗,下悬窗。平推窗.平开窗和推拉窗等。如图6所示。在设计时 必须将这些作为排烟使用的窗设置在储烟仓内 如果中悬窗的下开口部分不在储烟仓内、这部分的面积不能计入有效排烟面积之内,在计算有效排烟面积时、侧拉窗按实际拉开后的开启面积计算 其他形式的窗按其开启投影面积计算、可见图6,用式 1。计算、Fp。Fc。sinα.1 式中。Fp、有效排烟面积.m2。Fc.窗的面积.m2 α.窗的开启角度。当窗的开启角度大于70 时.可认为已经基本开直 排烟有效面积可认为与窗面积相等,对于悬窗、应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对于推拉窗 应按垂直投影面积计算、当采用百叶窗时。窗的有效面积为窗的净面积乘以遮挡系数,根据工程实际经验。当采用防雨百叶时系数取0、6 当采用一般百叶时系数取0 8 当屋顶采用平推窗时.其面积应按窗洞周长的一半与平推距离的乘积计算。但最大不超过窗洞面积.如图6、e 当外墙采用平推窗时,其面积应按窗洞周长的四分之一与平推距离的乘积计算 但最大不超过窗洞面积,如图6、f.4,3。6.本条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火灾时,即使在断电.联动和自动功能失效的状态仍然能够通过手动装置可靠开启排烟窗以保证排烟效果.手动开启一般是通过操作机械装置实现排烟窗的开启,为便于人员操作和保护装置本条规定了开启装置的设置高度。当手动开启装置集中设置于一处确实困难时.可分区。分组集中设置,但应确保任意一个防烟分区内的所有自然排烟窗均能统一集中开启 且应设置在人员疏散口附近,4.3 7,丙类厂房 仓库 工业建筑和钢结构的屋顶承重的建筑,其火灾荷载较大。火灾规模发展迅速,只有迅速,大量排烟排热 才能更好地保护结构不坍塌.同时为消防救援提供更有利的环境、因此宜在屋面增设可熔性采光带,窗,由于采光带,窗、只有在火灾烟气达到一定温度时才会熔化而具备排烟效果,其发挥排烟效能时的火灾规模较大,因此所需要的排烟排热面积也应适当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