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填埋场建设7,2。1。本条的要求旨在使填埋场具备雨污分流功能。为填埋场运行过程中的雨污分流创造条件,如果填埋场设计和建设不考虑雨污分流功能。则运行过程中很难做到雨污分流、由于垃圾堆体被洪水淹没或冲垮将会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填埋区外的雨水截流对于减少渗沥液的产生具有很大意义。因此可靠的防洪系统和雨污分流功能是填埋场必须具备的,7.2.2.防渗和渗沥液导排的有效性是减少和避免垃圾填埋场二次污染的关键。也是填埋场最基本的功能要求.由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厨余含量高。含水量大的组分特点,填埋场渗滤液产量大、污染负荷高 绝大多数填埋场运行数年后、渗沥液导排系统发生淤堵.导致防渗衬垫上渗沥液水头升高,浙江大学在2座典型填埋场进行实测.渗沥液水头高达8m。10m.显著超过,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的0.3m、导致防渗衬垫有效服役时间显著缩短 渗漏量显著增加,已有不少填埋场发生渗滤液渗漏污染事件、防渗系统和渗沥液导排系统设计应满足全寿命服役的要求.即防渗系统的服役寿命应大于填埋场运行期与封场后填埋垃圾稳定化所需的时间之和、场底和边坡的整体和局部稳定性和平整性是保证防渗材料不被损坏的重要条件.7.2。3,目前采用的防渗材料大多是高密度聚乙烯 HDPE,膜,该种膜的幅宽一般在5m 7m 因此在填埋场场底铺设此种材料时需要进行很多焊接工作.也会出现很多焊缝,焊缝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填埋场防渗系统的可靠性,因此需要对防渗膜的施工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检验,对于双轨焊接要对焊缝进行气密性抽检。对单轨焊接要对焊缝进行强度抽检,抽检面积和检验方法均需按照相关标准执行 7。2、4。地下水水位较高时容易造成防渗层的破坏 因此本条要求在地下水水位较高时要设置有效的地下水导排系统.7 2.5.渗沥液产生量随季节变化很大,而渗沥液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一旦建成即相对固定,出于投资经济性和处理设备可靠性的考虑,渗沥液处理设施设计规模不宜按照最大渗沥液日产生量确定.应利用渗沥液调节池的调蓄能力确定一个适中的渗沥液处理规模.使处理设施与调节池相互匹配.做到既能够使渗沥液处理设施平稳运行.又不使暴雨时渗沥液外溢、7、2、6.填埋堆体稳定性与防渗衬垫界面强度、填埋高度,坡度和堆体渗沥液水位密切相关、防渗衬垫结构 填埋高度及坡度设计时需要进行填埋堆体稳定验算.确定不同填埋高度下保障堆体稳定安全的渗沥液警戒水位线 并提出在实际垃圾堆体堆高过程中控制渗沥液水位低于警戒水位线的工程措施、7。2 7,对于一些山谷型和坡地型填埋场、为得到一定的填埋库容.提高填埋场整体稳定性,需在下游设置垃圾坝,垃圾坝设计需要基于详细地质勘察资料进行安全稳定验算 验算需在最不利条件下进行.最不利条件就是垃圾堆体对垃圾坝形成的压力达到最大时的情况。对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当垃圾堆至最大高度.即终场标高。时.垃圾堆体对垃圾坝的压力达到最大,但还要考虑堆体内水的压力.由于垃圾库区底部渗沥液导排系统的导排能力逐渐减小,很多填埋场垃圾堆体内水位会慢慢升高、堆体内水位越高.对垃圾坝的压力越大,当垃圾堆体内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时。垃圾堆体就会产生滑坡,随着滑坡和堆体内水的释放,垃圾堆体和堆体内水对垃圾坝的压力就会减小.因此在垃圾堆体达到终场标高.堆体内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时。垃圾坝承受的压力达到最大、垃圾坝稳定性验算以此情况为最不利情况,按此验算的结果设计垃圾坝就能够确保垃圾坝和垃圾堆体的整体稳定.不会产生垮坝事故,7 2.8 填埋气体含有可燃气体 若不及时导排、对填埋场的安全运行不利.因此本条的要求是出于填埋场的安全运行而设立的.也是填埋场必须具备的功能和能力,7.2,9,如采用主动导排设施导排填埋气体、填埋气体的收集量会比较大,且要集中排放。如无利用设施或火炬。填埋气体集中大量排放会具有安全隐患,并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本条对于设置填埋气体主动导排设施的填埋场 要求配备填埋气体利用设施或燃烧火炬、利用设施的燃烧器和火炬需要设置阻火 点火和熄火保护等装置、以满足安全运行要求。7 2.10,填埋气体属于易燃气体 车间内的填埋气体输送管路和预处理及利用设备都存在漏气的可能性 气体漏在车间内就可能在车间内聚集.达到爆炸浓度范围即可能发生爆炸事故,因此车间内需要安装可燃气体在线检测报警装置。当检测到可燃气体浓度接近设定值时报警装置会报警、并同时打开排风机,将车间内含有可燃气体的空气排往室外。7,2,11 一些填埋场周围存在树木.植物等。为防止填埋场着火时引燃周边植物 填埋区周边设置防火隔离带是必要的,7,2.12,环境监测设施是判断填埋场周围环境是否被污染的重要设施.是填埋场必须配置的设施。7.2,13、老填埋场是按当时的标准建设和运行的。扩建时应对老填埋场的安全及污染状况进行勘察和评估.如果未达到现行的标准.扩建时应参照现行的标准对老填埋场进行治理和改造、特别是由于我国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垃圾产量增速明显大于处置设施建设进度、许多老填埋场日填埋量超过设计值.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安全隐患突出、环境污染风险高,扩建时应首先消除老场的安全隐患和污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