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填埋场运行管理7.3、1.制定详细的分单元填埋规划、安全管理制度和紧急预案是做好填埋场运行管理的基础、分单元填埋规划主要包括填埋单元的填埋顺序 垃圾堆体堆高方案,填埋区雨污分流方案,临时设施的建设方案,填埋作业区设置、渗沥液和填埋气体导排方案.全场臭味综合控制方案等,其中的重点内容是雨污分流。填埋作业面控制和全场臭味综合控制、7,3,2、本条是为了保证填埋场安全运行对填埋物做的基本要求,危险废物,放射性废物,医疗废物等需要严格的处理工艺 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填埋工艺不能实现对这些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含水率在80 左右的半固态污泥以及一些工业废液等半固态和液态废物进入填埋场会对填埋工艺造成不利影响、也不能进入填埋场填埋.7,3.3 本条的要求是为了保护填埋场防渗层而提出的。由于关系到防渗层的安全.所以在填埋第一层垃圾时。有必要对第一层垃圾中较长的尖锐物.如铁钎。硬铁丝,刀具 竹扦等,进行去除,以免这些长尖锐物穿透导渗层和膜上保护层,将防渗膜刺穿、通常的做法是在垃圾车倾倒垃圾后,人工检查垃圾中有无尖锐物品.如有即将其拣出 然后再对其实施摊铺压实。由于距防渗膜较近,因此这一层垃圾的摊铺压实不能用大型推土机或压实机 可采用轮式机械进行摊铺压实 在场底边坡坡度较陡时、由于边坡上不宜堆砌较厚的膜上保护层,尖锐物易刺穿防渗膜 7、3,4 渗沥液处理难度大。处理费用高、实施雨污分流可大大减少渗沥液的产生量。既可节约运行成本 又可减少二次污染、7、3,5。控制填埋作业面面积是控制填埋场臭味的重要措施。同时本条的要求也是控制渗沥液产生量的有效方法.正确的填埋区分单元填埋顺序见图1,7,3,6 垃圾的推铺压实工艺是卫生填埋的关键环节,要避免发生垃圾堆体滑坡事故,斜坡分层压实是比较好的做法、由于生活垃圾的密度较低 采用斜坡式推铺压实方式可提高垃圾的压实密度。一方面可以节省填埋空间,另一方面可提高垃圾堆体的稳定图1.填埋区分单元填埋顺序1 日覆盖,2 填埋单元.3 填埋顺序、4.垃圾坝、5.设计终场覆盖性 有些填埋场采用平推式的推铺压实方式.如图2所示,这种方式容易使前方形成陡峭。松散的垃圾坡或。悬崖.很容易造成坍塌和滑坡事故、因此这种垃圾推铺压实方式是不提倡的 图2.平推式填埋作业方式示意1。新卸垃圾。2,已推铺垃圾,3 新推铺垃圾 图3表示的是分层斜坡推铺压实方式、这种做法可得到较好的压实效果.且不会形成垃圾陡坡 可有效避免垃圾滑坡、坍塌事故.7。3 7,填埋气体既是主要污染源,温室气体,安全隐患,又是可利用的能源。及时,有效,最大限度地将填埋气体导出是填埋场运行的重要工作内容 我国填埋场渗沥液产量大,水位高.在图3.分层推铺压实方式示意填埋堆体内水位过高时、填埋气导排受到渗沥液阻滞.填埋气收集率显著降低,实践经验表明。在填埋体中设置由水平导排盲沟与垂直导排井组成的立体导排系统。能有效防止堆体中间的渗沥液滞留、降低渗沥液水位.实现填埋体内液气分离,显著提高填埋气收集率 当堆体内渗沥液水位过高时,需要采取堆体上渗沥液抽排措施,导气井内有大量可燃性填埋气体,如抽水设备无防爆功能易引起井内气体爆燃,严重时会引起填埋堆体爆炸、因此对填埋气体导排井实施排水的设备一定能够防爆.一般多采用压缩空气进行长期自动排水,不可用电泵排水、7,3、8、由于垃圾渗沥液中含有很多颗粒物。在通过场底导渗系统时,颗粒物易于滞留在导渗系统内,颗粒物的长期积存会造成场底导渗系统堵塞。从而造成垃圾堆体中的渗沥液无法下渗而积存在堆体内,造成垃圾堆体内水位升高 当防渗衬垫上渗沥液水位超过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的30cm、会加剧渗沥液渗漏与扩散。污染地下水土、当渗沥液水位进一步升高超过堆体稳定安全警戒水位 会造成填埋堆体滑坡,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造成大面积地表污染,当渗沥液水位高于填埋区边界地面时,渗沥液易从堆体边坡侧漏出来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本条要求监测垃圾堆体水位。首先采取措施控制渗沥液水位低于堆体稳定安全警戒水位。保证填埋堆体稳定安全,其次应监测与控制防渗衬垫上渗沥液水头,降低填埋场地下水土污染风险.填埋体中渗沥液水位控制宜采取由水平导排井与深层竖井组成的立体导排系统,防渗衬垫上渗沥液水头控制宜采取减少渗沥液导排系统淤堵的措施 例如采取高压水反冲洗措施。7.3、9。填埋场臭味是公众反映最多的问题、填埋场的臭源和发臭物质主要有填埋作业面.垃圾车辆。渗沥液、填埋气体等,这些臭味源和发臭物质分布于填埋场的不同部位,给臭味控制带来很多困难.只有采取综合的臭味控制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臭味的散发。综合防臭除臭措施包括道路冲洗。填埋作业面控制。除臭剂喷洒、渗沥液池封闭。垃圾堆体覆盖,填埋气体导排与处理等,7.3 10,本条是为了保障工作人员健康。安全的基本规定,7,3、11。环境监测是填埋场控制二次污染的重要手段 是填埋场运行必须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