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高耸混凝土结构工程6、1、一般规定6.1。1。模板及其支撑结构应根据工程特点进行设计。应满足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6,1。2 高耸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可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电动.液压.提模工艺。滑模工艺或其他工艺,6.1,3、采用滑模工艺施工时、筒壁的厚度不宜小于160mm 采用电动。液压、提模工艺或移置模板工艺施工时、筒壁厚度不宜小于140mm,6。1、4 采用滑模施工时.滑模的设计,安装,使用及拆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 GB 50113的规定.6、1,5.滑动模板支承杆的接头应牢固,当通过千斤顶后 支承杆应与环向钢筋点焊连接,当利用支承杆等强度代替结构受力钢筋时、其接头强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 50113的规定,6、1、6、采用滑动模板工艺施工时.混凝土在脱模后不应坍落和拉裂,其脱模强度不得低于0.2MPa,6、1,7.电动 液压、提模工艺的上下层模板宜采用承插方式连接,内外均应设置收分模板,外模板应捆紧.内模板应支顶牢固.模板上口应设置对撑,6。1 8 模板检验批可根据具体施工工艺来确定、采用滑模工艺施工时、宜每5m高为一个验收批 采用提模工艺施工时.每提升一次为一个验收批,6 1。9 钢筋工程的原材料,加工,安装,连接和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的有关规定,6,1。10,筒壁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机械连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有关规定,焊接连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和,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27的有关规定 6。1、11、竖向钢筋应沿筒壁周围均匀布置 钢筋弯钩背向模板面。当结构筒壁的半径和高度变化引起纵向钢筋的直径或根数变化时 应在筒壁的周长范围内均匀调整钢筋位置 6。1,12,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高出模板的钢筋进行临时固定.6,1,13,当混凝土和钢筋被污染时 应及时清理干净 6,1.14,预应力筋应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当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时,水平预应力筋的预埋管应采用金属波纹管或塑料波纹管,竖向预应力孔道宜采用无缝钢管,6。1.15,混凝土冬期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GJ、T,104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规定。6,1.16 混凝土施工速度应与其早期强度的增长速度相匹配,当采用滑模施工工艺时。其施工速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的规定,当采用其他工艺时 混凝土强度增长和施工速度的关系应通过计算或试验确定.6,1,17,施工应设置沉降观测点 并在沉降观测装置设置完成时作首次沉降观测,施工过程中宜每10m高做一次沉降观测.因故暂停施工时间较长时 恢复施工前应做一次沉降观测,主体施工完后,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的规定继续进行观测、6.1.18.混凝土检验批应根据建设工程规模、并依据混凝土浇筑数量和高度等综合因素来确定.可按工作班,变截面位置,施工缝或功能分区等划分为若干检验批、当结构主体在高度方向上的结构特征变化不明显时.每一检验批的结构主体高度不宜超过10m,6,1 19,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记录应按照附录L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