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1-2012
- 条文说明
- 1 总 则
- 2 术 语
- 3 基本规定
- 4 土方工程
- 4.1 一般规定
- 4.2 排水和地下水控制
- 4.3 边坡及基坑支护
- 4.4 土方开挖
- 4.5 土方回填
- 4.6 特殊土施工
- 4.7 特殊季节施工
- 4.8 质量验收
- 5 爆破工程
热门资源
更多>
- 建筑幕墙工程检测方法标准[附条文说明] JGJ/T 324-2014
- 塑料门窗设计及组装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JGJ 362-2016
- 检验检测实验室技术要求验收规范 GB/T 37140-2018
- 建材工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附条文说明] GB/T 50561-2019
-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618-2011
-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附条文说明] GB 50210-2018
- 建筑施工作业劳动保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附条文说明] JGJ 184-2009
- 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446-2017
-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附条文说明] JGJ/T 77-2010
- 擦窗机安装工程质量验收标准[附条文说明] JGJ/T 150-2018
4.2 排水和地下水控制Ⅰ 排 水4.2.1 施工现场由于缺乏排水总体规划,以致雨期施工中场地积水对生产影响很大。原排水系统系指自然排水系统和已有的排水设施,规划时应尽量与其相适应。为了减少施工费用,应先做好永久性排水设施,便于施工中的临时排水使用。在山区进行施工时,不应轻易地破坏自然排水系统或山地植被,否则容易引起滑坡,且对当地排灌和防洪也有影响。4.2.2 在山区施工,由于雨期山洪水对开挖边坡和施工场地的影响很大,故应尽量做好永久性截水沟或设置临时截水沟,并应防止沟壁、沟底渗漏而形成缺口。在平坦或低洼地区施工,由于雨期场外水流入施工现场冲垮基坑(槽)或和沟的边坡,造成施工损失的事例较多,故一般应采取挖掘临时排水沟或做土堤等防治措施。4.2.3 临时排水沟至回填坡脚的距离应根据场地地形、地质及填筑体材料综合考虑,一般不宜小于500mm。4.2.4 受污染的水排入市政管道后,不仅会造成市政管网堵塞,还容易导致大规模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故条文中要求不仅要设置沉淀池,还要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Ⅱ 地下水控制4.2.5、4.2.6 应根据工程要求、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方经验综合确定地下水控制方法。4.2.7~4.2.9 地下水位降低以及抽水大量出砂易引起地面沉陷、道路开裂以及建筑物变形等工程问题,因此,地下水控制工程中,应合理控制地下水深度,有效控制抽水含砂量,并结合相应措施,使相邻建筑区域地下水水位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可采取回灌或截水等措施。4.2.10 坑底突涌有较大的工程危害,施工中遇到这类事故,应及时处理。4.2.11 本条规定的说明: 1 临时排水系统如发生渗漏,不仅影响降水效果,而且影响土方施工,甚至造成挖方边坡坍塌等事故,故作此条规定。 2 降水监测应包括水位观测、抽水含砂率测定以及降水影响区域的环境监测等内容。 3 降水过程中,由于停电,抽水中断,地下水位回升,必将影响土方施工,甚至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设置备用电源是必要的。 4 降水结束后,为避免废弃的降水管井、观测孔及起拔井管后遗留的空洞可能产生的隐患,应及时回填处理。回填物不能有污染物质是保护地下水资源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