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区域防护设计A、2.1,本条重点强调区域防护设计应覆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区域.不应存在未设防区域.区域防护设计可按本规范表A.1、4规定的安全防护措施设防.A。2,3 本条重点强调周界防护设计的防范措施在周界上是连续设防。不应存在没有措施的断点,1、周界防护为实体防范、技术防范和人力防范三位一体,2,本款对周界防护设置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做了规定.3.本款是对周界接口的设置要求 设置过渡区和周界关卡的目的是用于乘客出入控制和引导人员进出控制、4、周界防护设计要构成连续无间断的。闭合的警戒线或警戒带、合理布局。利用地形.地物.如建筑物、围墙。周界防护设计需满足综合监控的要求。并且功能灵活 警戒线或警戒带有时也可称隔离线或隔离带.A,2 4 监视区是非公共区,允许乘客通过监视区.本条强调防护设计要形成周界以内和防护区之间的带状。存在防护区时。或面状区域.内部再无防护区或禁区、防护.监视区防护设计要形成二层防护,监视系统是功能独立的、3。本款对开放部位设置监控区及非通过区域的监控要求做了规定 A.2、5 防护区是乘客活动区,不包括周界内设置的乘客通过区、要特别注意在通向禁区的位置设置出入口控制系统进行控制,防护区防护设计要形成三层防护,3。防护区防护布局分布要有明确的边界 1、车站候车区。进入候车区的通道为防护区主体区域 明确划分范围和边界,2,在检票机内外侧划定进入防护区内的监视区域,4 可以利用建 构、筑物,采用围栏.地面画标识等方式,将乘客候车区 通过区域、转换区及其区分界线和防护区各个边界清晰界定。显示,在监控系统中能清晰地区分、A,2 6。禁区是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出入或窥视的内部管理区域,是最高安全级别区域.具有一级公共安全防范等级的区域,位置设置.禁区防护设计要形成四层防护,周界 监视区 防护区、禁区逐层结合设置防护措施。2,本款对最高安全级别的设置做了规定、建议设置禁区防护的关键位置包括隧道入口,高架桥底部、信号设施 通风设施,独立无人值守的通信设施和其他 如财务、金融办公室 设施,设备所在位置,还包括有供电 金融设备和设施等能够影响安全运营的位置.3。禁区和防护区分布要有明确的边界和设置转换区.在防护区进入禁区的位置设置转换区域.禁止公众进入、允许城市轨道交通工作人员或授权人员进入、4 本款强调视频监控系统应在区域范围构成监视面、无监视盲区.困难位置不应有可穿透潜入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