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其他设计要求7。1.车 辆7.1,1.车辆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送乘客的工具,其公共安全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整体的公共安全。其设计在满足车辆设计应遵循的一系列安全要求和标准的同时,还需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工程设计的要求。7。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三十二条规定.采集的视频图像信息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九十日 考虑到列车实际应用情况 规定应对列车上的视频图像定期转存,转存的图像存储时间不应低于90d。现行国家标准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 20815.2006第4,2,2条对图像质量A级的要求做了详细规定。目前国内轨道交通的客流分布都不均匀,早 晚高峰时客流很大.整个列车的载客率可达到120.在此情况下 视频监控摄像机无法看清列车客室内人员的活动情况.但为保证司机对列车客室重点区域和部位的实时监视,视频监控系统的监视范围应覆盖整个列车客室.并保证在30、的设计载客量下看清列车客室内人员的活动情况。同时侧重于监控列车客室内的紧急停车装置.司机应能观察到列车客室内部及前后区域的状况 为了保证系统的可用性和实效性.在系统的关键设备出现故障时、能提供报警功能,在突发情况下、为了能提醒司机及时做出处置,在乘客触动列车客室内的紧急停车装置和使用车内语音对讲时。要求能与列车客室内的视频监控系统联动。并在司机室内的监视器上显示,为了实时记录列车司机室及列车前方的情况 为后期事件处置等提供现场的实时资料,需要在列车司机室内设置摄像机。并充分考虑列车运行时内部和外部环境 尤其是光线的变化、避免车内玻璃反光对图像质量的影响,2,从安全管理的角度看。列车车辆技术防范系统的视频及告警数据等需传输至控制中心.以满足统一管理的要求、为了能及时了解列车运行中的安全状况。需要通过设置车地无线传输网络来实现各类信息的实时传输,但是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环境的特殊性和技术发展的局限,目前的无线传输系统尚无法完全满足车,地实时传输的要求 因此本规范中不对此类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做具体要求,仅将车.地无线传输系统作为推荐使用.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密切跟踪技术的发展动态.逐步引入相关技术手段、以切实提升列车安全防范系统的水平,提高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