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启动。运行与停机13、3,1,启动前应做好准备工作 对各分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重要系统如燃气系统.发电系统以及高压电气系统的启停应该执行行业管理规定,主设备的启停应该执行操作票制度、操作票主要内容包括操作命令的发出人和执行人名称 操作开始和结束时间、详细操作流程等内容。13。3。2,联供系统的主设备和附属设备的启动,运行、停止应该按照预先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主要设备、系统启停应该执行操作规程,13、3。3,联供系统并网运行目前在国内还处于摸索阶段,发电机组与公共电网首次并网.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通知当地电力部门。做好各项应急处置预案 并网成功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可根据供电部门的调度要求工作、13 3、4、通风系统包括发电机组和联供工程的送排风系统、汽水系统包括发电机组冷却水循环泵 排热装置。余热设备循环泵.冷却塔等系统、燃气系统包括调压,增压。检测等系统,本条规定为正常启动顺序,当发电机组在停电时临时启动作为备用电源时。余热利用系统可不启动.余热全部排放.13.3,5.发电机组启动前应先启动配套辅助系统。发电机组运行正常符合并网条件后并网.在启动余热利用系统之前,烟气可直接排放.冷却水可通过散热水箱或冷却塔排热。13,3 6,系统正常停机应按与启动相反的顺序.冷却循环系统和通风系统应延时运行一定时间后停止,使发电机组和余热设备冷却,并排除可燃气体.13.3,7.运行人员上岗前的培训考试应包含应急操作部分,工程师和运行人员应该明确什么条件下应该启动应急操作、13,3.8,设备长期停运,在下次启动前。系统各燃气阀门开启后。应认真检查进气管路是否存在泄漏,及时排除隐患、13,3,9 作为备用电源的发电机组应该能够随时启动,发电机组启动装置可能包括电瓶启动的蓄电池组 压缩空气启动的空气压缩机 燃气增压机等 原则上直流系统应该始终保持工作状态,13。3、10.内燃机的运行检测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往复式内燃机性能,GB,T.6072执行 1,进气压力和空燃比直接影响内燃机的运行效率和排放指标.也与内燃机的使用寿命相关,在没有测试工具和测试条件的情况下。不可调整进气压力和空燃比达到内燃机的使用要求,2.燃料气体不符合要求。容易出现增压器、气阀机构等严重机械事故。3、联供系统发电机组烟囱常常因为位置等因素设计得较长。烟囱总容积较大,发电机组启动前设定的扫气可能不能完全满足安全吹扫需要.为确保发动机启动安全。每次启动必须按照发电机组操作规程执行,一般要求。发电机组三次启动失败.必须查找原因 重新启动前,需手动关断燃气进口阀门对烟囱系统充分吹扫、建议发动机采购招标时 要求设备具备单独的吹扫系统,现在发电机组一般只是靠增压器吹扫、只有部分发动机设计有独立的吹扫系统.4.润滑油系统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内燃机的运行安全,润滑油系统出现故障极易造成内燃机严重损坏,压力报警和保护是为了对其及时监控,5,控制系统是保证内燃机与联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关键,运行中要定时巡视 当控制系统出现故障,且直接影响到内燃机稳定.安全运行时 要及时停机检修、13。3。11。燃气轮机及其辅助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指标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轻型燃气轮机使用与维护,GB。T 11371,航空派生型燃气轮机辅助设备通用技术要求、GB、T,13673,燃气轮机启动和停止过程最易损坏设备、产生热应力和热变形。所以燃气轮机的启停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13.3,12、微燃机运行转速极高 在更换最后一级空气过滤器时,要仔细操作、保证没有任何细小硬物颗粒进入过滤器后系统,避免出现恶性机械事故.13,3。13 良好的真空对于吸收式制冷机至关重要、为保证设备良好真空、应按技术规范定期,正确进行抽真空操作。发现制冷机效率下降或者高发温度异常升高 应及时检查真空状况,溶液应定期检查化验。保证溶液品质及容量合格。水质不良会导致系统效率下降 增加设备腐蚀,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水质化验.13、3、14、余热烟气进入余热利用设备时,阀门如果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自动调节、需及时转入手动调节 避免造成余热利用设备损毁事故、烟气阀门及其转动机构应定期维护保养 控制联锁机构也需定期检查保养。13、3、15。发电机组停机时应按顺序操作 同时在每个步骤检查设备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