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集气工艺4。1,一般规定4。1、1.天然气从气井产出直到形成产品输出是一个连续的生产过程,集输工艺方法.天然气分离,天然气净化 轻烃回收.输送,加工.利用.管网形式 站场布点方式等.需要通过气田集气系统总流程设计进行综合确定,集气系统总流程又是集气系统各环节某一分项工程设计的依据.总流程设计需要根据气田的基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方案对比.天然气气质、气井产量。压力、温度和气田构造形态。驱动类型、井网布置。开采年限 逐年产量。产品方案及自然条件等、都是进行总流程设计最基本的基础资料,4.1,2.站场是气田集气各个环节处理天然气的场所.天然气从气井采出后经过节流降压,气液分离,脱硫脱水等环节 然后成为产品气输出、各类站场指.井场、集气站.增压站。天然气处理厂.气田污水处理站及气田水转输站等、上述站场在气田集气系统连续生产过程中必将形成相互联系.各类站场的分布位置与气田井网布置。集气流程。产品流向、地形条件有关.站场位置布局要服从集气总流程。符合气田开发总体布局 符合有关安全规范,方便生产管理 符合技术经济原则。4。1 3。气井生产受气井维修 集气系统生产运行状况及用气波动影响、不可能全年满负荷运行,为保证集气系统的年产气任务 单井产量必须有一定裕量。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本规范规定每口气井年生产天数按330d计算,对于气田集气管道,在确定管径时 气井未来的生产能力不可能准确地提出 为保证集气管网对气田开发的适应性、集气管线的设计能力也应有一定的裕量,一般是按管道预计日平均输气量的115。133 来设计 本规范规定按其所辖采气管道采气量的总和乘以1.2的系数确定 4,1,4、集气管网的系统压力主要分两级 第一级是采气管道压力、第二级是集气管道压力,采气管道输送压力主要根据气井井口流动压力 温度,集气工艺、压力能的利用等条件确定.集气管道输送压力应满足集输干线的输压要求,下游天然气处理厂工艺的要求以及用户对产品气压力的要求。因此,气田集气系统压力级制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天然气处理厂工艺,结合气田开发方案及集气工艺方案进行综合考虑。4。1。5 气田集气管网套数的设置是根据气井压力和用户要求的压力条件确定的 气田内单一气层开采的情况较少,当多气层开采时采气压力不完全相同 气井压力相差较大是使集气管道产生多套管网的原因。多套管网系统的设置必然会增加建设投资和管理费用.本规范规定同一气区或同一气田内,宜设一套管网,当天然气气质和压力差别较大.设一套管网不经济时,可分设高.低压集气管网或含硫气和非含硫气管网。气田集气管网的布置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组合式管网。具体设计时,需要根据集气工艺、气田构造形态及地形条件等因素而定,4,1 6,气田的低压天然气有两种来源。一是同一气田内浅气层采出的低压气。二是气田开采后期,压力衰减后气井采出的气体,对于低压天然气的收集、输送和利用.本条推荐了三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