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供,热11、5.1、站场供热装置应根据站场生产。生活用热要求以及站场公用工程条件确定,站场余热宜利用,11,5 2、站场供热的最大热负荷应按下式计算、式中、Qmax.最大计算热负荷.kW或t,h,K.供热站自耗及供热管网热损失系数、可取1、05、1、20、K1,采暖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 取1、0 K2,通风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取0,9、1.0、K3。生产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取0 5。1.0 K4,生活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取0。5。0 7。Q1,Q2。Q3,Q4 依次为采暖,通风 生产及生活最大热负荷 kW或t、h,11、5,3、供热介质宜采用热水、在热水供热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选用蒸汽.导热油或其他供热介质,常压锅炉供热水温宜低于当地大气压水沸点5,10,且不应高于90,锅炉供热的饱和蒸汽压力应根据工艺要求确定,不宜超过0。8MPa,表压,锅炉补给水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锅炉水质,GB.T 1576的有关规定,11、5.4。供热设备应选用高效节能产品.锅炉.导热油炉的燃料宜采用天然气 天然气燃料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燃料气中硫化氢含量不应高于350mg.m3、2.对存在凝液的燃料气。应设置气液分离器,3、当燃料气的压力过高或不稳定 不能适应燃烧器要求时。应设置稳压装置,4,在燃料气管道的稳压装置之后不得连接生活或其他用气管道。5.在进锅炉房或供热站燃料气主管上应设置紧急截断阀,11、5、5,锅炉房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锅炉房设计规范 GB、50041的有关规定。导热油加热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导热油加热炉系统规范、SY T,0524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