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建。构,筑物6,9、1。根据不同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正确选择建,构 筑物的耐火等级、是防止火灾发生和曼延扩大的有效措施之一,火灾实例中可以看出.由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与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不相适应而造成的火灾事故。是比较多的。当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厂房采用轻型钢结构时.对其提出了要求 从火灾实例说明.钢结构着火之后,钢材虽不燃烧。但其耐火极限较低 一烧就跨,500,时应力折减一半,相当于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采用单层建筑主要从安全出发,加强防护.当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时,可及时扑救初期的火灾,防止蔓延。6,9 2。有油气散发的生产设备,为便于扩散油气。不使聚集成灾,故应为敞开式的建筑形式,若必须采用封闭式厂房。则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设置强制通风和必保的泄压面积及措施、保证防火防爆的安全、事实说明,具有爆炸危险的厂房,设有足够的泄压面积.一旦发生爆炸事故时。易于通过泄压屋顶.门窗、墙壁等进行泄压 减少人员伤亡和设备破坏,6、9 3、对隔墙的耐火要求.主要是为了防止甲,乙类危险性生产厂房的可燃气体通过孔洞 沟道侵入不同火灾危险性的房间内 引起火灾事故 天然气压缩机房和油泵房,均属甲、乙类生产厂房,在综合厂房布置时.应根据风频风向、防火要求等条件、尽量布置在厂房的某一端部,并用防护隔墙与其他用房隔开,其目的在于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能减少其对其他生产厂房的影响。6,9.4,门向外开启和甲 乙类生产厂房的门不得少于两个的规定,是为了确保发生火灾事故时,生产操作人员能迅速撤离火场或火灾危险区.确保人身安全 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100m2时 可设一个向外开启的门.这是原规范的规定,并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6,9。5,供甲,乙类生产厂房专用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间 须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隔开方能毗邻布置,为的是防止甲。乙类厂房内的可燃气体通过孔洞。沟道流入变配电室,所.以减少事故的发生、配电室。所,在防火墙上所开的窗、要求采用固定甲级防火窗加以密封,同样是为了防止可燃气体侵入的措施之一。6.9.6,甲,乙类工艺设备平台,操作平台.设两个梯子及平台间用走桥连通,是为了防止当一个梯子被火焰封住或烧毁时.可通过连桥或另一个梯子进行疏散操作人员.6 9,8 一般钢立柱耐火极限只有0,25h左右。容易被火烧毁坍塌、为了使承重钢立柱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完好,以便扑救火灾 故规定钢立柱上宜涂敷耐火极限不小于2h的保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