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城市绿地和生态环境6.1建成区绿地率及城市绿化覆盖率。6.1,1建成区绿地率不低于30,6,1 2城市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6,2公共绿地。6、2、1各分区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应大于8平方米.6.2,2公共绿地规划各项指标应符合表6,2,2规定、公共绿地规划指标。表6 2,2项 目。人均标准。m2,人 面积,m2、服务半径、服务间距,m、备.注,1、5,20万。公共交通30分钟距离 包含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等,2区级公园,1.1,51,3万,5002 5 5万人设一处.人均标准含小区.组团绿地面积.3小.游.园 2000。400。4街头绿地.200、300,6。3附属绿地 6,3,1附属绿地面积占单位总用地面积比例应符合表6,3.1的有关规定。单位附属绿地率规划指标,表6,3.1用、地,名。称,用,地.分、类,绿地率,工厂用地、一类工业,20二类工业。25三类工业,30公共设施用地。医院、疗养院,40学校,部队,体育场馆 机关团体,大型公共文化设施 宾馆。饭店等,30交通枢纽。商业.金融,20仓储用地、20市政用地,30,6,3、2道路两旁的公共设施与高层建筑应预留绿化用地、并与道路景观和城市景观相协调、6,3 3市政设施用地绿化应以卫生防护为主。应结合市政设施类型,选择绿化方式.6.4道路绿化。6,4、1道路绿化面积应根据道路性质和相关规范合理确定。6 4 2滨临长江等水体的路侧绿带 应结合地形与岸线设计.形成有景观特色的滨水绿带。滨水绿带的绿化应在道路和水面之间留出景观视线通廊。6 4.3高度大于2米的挡土墙、道路护坡以及开挖加固后的山体必须进行生态绿化处理.栽植地被植物或攀缘植物、提倡场地斜坡绿化和建筑屋顶绿化、6.4 4互通式立交绿岛宜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 形成开敞的绿化空间,6、5居住区绿化 6,5 1老城区绿地率不小于25 新区不小于30 6,5.2居住区集中绿地宜临城市道路布置,居住区集中绿地比例不小于其绿地率的三分之一,且应大于400平方米,6、5.3居住区集中绿地中硬质铺地面积应不大于其总面积的30 6.6生产 防护绿地和其他绿地,6,6.1全市生产绿地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比率应不低于2。6、6 2城市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的周围应设绿化防护带,使其与周围环境相隔离,6,6 3,饮用水源保护区分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一级宽度为200米.二级为2000米。含一级200米宽度,准保护区包括流域内其他地区,其具体范围在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中确定,6 6。4,严禁在公共绿地 风景林地范围内开发建设。严禁在风景林地和面向城市周边的山坡地开采土石资源 以保护自然地貌景观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