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退火。加热设备10,1,退、火,炉。安装10、1。1,箱式退火炉工艺钢结构安装宜从入口和出口向炉中安装。下层结构安装后。可安装下层炉壳、10、1、2 退火炉工艺钢结构宜采用地面组装成片后整体吊装,10,1,3 退火炉工艺钢结构下段的安装精度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的规定,中间段.上段钢结构安装的垂直度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的规定 上段结构及设备应能正确传递受力.10。1,4.工艺钢结构主体结构安装完毕后应进行二次灌浆.10,1。5、退火炉的行走平台,梯子栏杆的安装应随工艺钢结构主体安装逐层进行.10.1,6,退火炉炉壳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按下段炉底室,中间炉室.上段炉顶室的顺序进行、2,分段拼装和焊接应采取相应的防变形措施。并应对焊缝质量进行过程检测、3 炉壳与钢构件之间的焊接应为连续焊、焊接前的在线拼装、炉壳的中心标志应在中心线上、在拼装炉壳侧板时 应将炉壳上的炉底辊轴孔对齐 并应用临时支撑进行加固.应防止拼装误差和焊接变形.管道的开孔应在炉体安装后进行,4,炉壳受热后应能按设计技术文件规定的受热膨胀方向自由膨胀.5.炉壳安装时应检查操作侧与传动侧炉辊密封法兰处中心高低差。与机组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以及侧板不平度和垂直度、6。炉顶盖应预安装合格后再进行耐火材料施工、10.1。7 侧板安装应先安装炉喉。然后安装入口侧板和出口侧板 最后安装操作侧板和传动侧板.炉壳板安装应与调整同步,应在第一层侧板安装调整完后再安装第二层炉壳板.10.1 8。炉子内衬板应在炉壳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后再安装 保温钉焊接应先划线定位 内衬板保温钉位置偏差不应大于15mm。10 1,9,辐射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辐射管应在炉子内衬施工结束后安装、2 辐射管从炉壳侧墙外部开口处伸入炉壳内、应在安装就位后对其进行位置精确调整.应留有使辐射管受热时有膨胀空间的余量.3,辐射管吊装应使用随设备提供的专用吊具或自制平衡吊具 并应采取避免损伤辐射管的防护措施。4,辐射管对中后.应用夹具夹紧、并应点焊后再焊接,10,1。10 水平。垂直导流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导流板吊挂支撑焊接应牢固,焊缝成型应美观 2。导流板安装就位应平稳、就位时的水平度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的规定,3。导流板吊挂杆安装完后应将双螺母头部用开口销锁止 4。导流板压板安装应使用双螺母紧固.10,1。11、炉辊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炉辊安装宜在炉体耐火材料及不锈钢内衬保护板施工完毕后进行 其安装应按编号一一对应。2,安装时应调整炉辊的标高、水平度和相对于机组纵向中心线的垂直炉辊自由端轴承座与炉壳沿炉辊方向的预留偏移量 3、炉辊吊装应使用专用吊具。4,调整轴承的间隙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的规定,10。1,12,退火炉气密性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炉子气密性试验应符合设计或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2、炉子气密性试验应包括炉体,与炉体连接的风管,供气管道的炉子本体段、3,炉子气密性试验前应按设计技术文件的规定检查炉内设备、内衬板、炉体配管等是否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完毕。并应验收合格 4 有循环风管的炉子试验时,应与风管同时进行.并应在风机出入口的伸缩节处设置盲板。同时应封闭风管其他工艺孔.5,在试验区域内的炉体上应设置临时供气管和测压装置,应做好试验前的供气准备和检测准备,主控项目10,1.13.炉体烧嘴、加热器、安装位置应正确,与炉体连接应紧固到位。烧嘴进出应无卡阻,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尺量、10 1,14,退火炉气密性试验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的规定,并应检验合格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 检查试验报告,一般项目10.1。15 炉体焊缝质量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的规定.当设计无要求时、宜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有关规定进行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外观检查、无损检测报告。10 1.16 炉体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 1、16的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见表10。1。16,表10,1。16。炉体安装允许偏差.注,H为炉子高度 10.1。17,炉门导向轮安装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的规定,炉门提升应无卡阻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 盘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