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C,混凝土垫层厚度计算C.1.一般规定C.1,1。混凝土垫层厚度的计算.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C。1、2。混凝土垫层均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注 根据地基上混凝土板结构的特点、混凝土垫层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指短期荷载作用下板面即将出现环形裂缝时的状态.C。1 3,混凝土垫层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 应按表C,1、3的规定确定.表C 1,3,混凝土垫层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C,1。4。混凝土设计指标.应按表C,1、4采用.表C,1.4、混凝土设计指标C 1、5、压实填土地基的变形模量,应按表C 1.5的规定确定.表C 1,5 压实填土地基的变形模量 注,1。土壤过湿系指压实后的填土持力层位于地下毛细水上升的高度范围内,或天然含水量或液限比值达到0。55时的状态 2、各类土壤地下毛细水的上升高度一般为,砂土0,3m 0 5m。粉土0。6m。黏性土1.3m、2 0m。3,素填土系指黏性土与粉土组成的压实填土。4、表中N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10为轻便触探试验锤击数,IP为土的塑性指标,C、1,6,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混凝土垫层厚度时.其综合刚度系数应按表C 1.6的规定确定。表C、1、6。综合刚度系数,10、3,mm 注。当填士的变形模量介于表列数值之间时,综合刚度系数可用插入法取值,C.1 7、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混凝土垫层的相对刚度半径应按下式计算、式中.L.相对刚度半径、mm。h.混凝土垫层厚度。mm、Ec、混凝土弹性模量,N.mm2。按本规范表C、1、4的规定确定、Eo、压实填土地基的变形模量,N,mm2 按本规范表C.1。5的规定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