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燃油管道13。2、1,锅炉房的供油管道宜采用单母管.常年不间断供热时,宜采用双母管,回油管道宜采用单母管。采用双母管时。每一母管的流量宜按锅炉房最大计算耗油量和回油量之和的75。计算 13。2 2,重油供油系统宜采用经锅炉燃烧器的单管循环系统,13 2、3。重油供油管道应保温 当重油在输送过程中由于温度降低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时,尚应伴热,在重油回油管道可能引起人员烫伤或凝固的部位、应采取隔热或保温措施,13 2,4,通过油加热器及其后管道内油的流速不应小于0 7m。s,13。2,5,油管道宜采用顺坡敷设 但接入燃烧器的重油管道不宜坡向燃烧器,轻柴油管道的坡度不应小于0,3.重油管道的坡度不应小于0,4 13,2,6 采用单机组配套的全自动燃油锅炉应保持其燃烧自控的独立性。并应按其要求配置燃油管道系统、13,2、7,在重油供油系统的设备和管道上应装吹扫口,吹扫口位置应能够吹净设备和管道内的重油、吹扫介质宜采用蒸汽,亦可采用轻油置换.吹扫用蒸汽压力宜为0,60MPa、1 00MPa。表压,13,2、8、固定连接的蒸汽吹扫口应有防止重油倒灌的措施.13,2,9 每台锅炉的供油干管上应装设关闭阀和快速切断阀 每个燃烧器前的燃油支管上应装设关闭阀 当设置2台或2台以上锅炉时 尚应在每台锅炉的回油总管上装设止回阀,13,2,10 在供油泵进口母管上应设置油过滤器2台.其中1台备用.滤网流通面积宜为其进口管截面积的8倍、10倍 油过滤器的滤网网孔宜符合下列规定、1.离心泵、蒸汽往复泵为8目,12目,2,螺杆泵,齿轮泵为16目 32目,13,2 11。采用不包括转杯式的机械雾化燃烧器时.在油加热器和燃烧器之间的管段上,应设置油过滤器.油过滤器滤网的网孔不宜小于20目 滤网的流通面积不宜小于其进口管截面积的2倍、13 2.12。燃油管道应采用输送流体的无缝钢管 除与设备.阀门附件等处可用法兰连接外 其余应采用氩弧焊打底的焊接连接,13、2.13,室内油箱间至锅炉燃烧器的供油管和回油管宜采用地沟敷设 地沟内宜填砂.地沟上面应采用不燃材料封盖 13.2,14,燃油管道垂直穿越建筑物楼层时、应设置在管道井内,并宜靠外墙敷设、管道井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燃油管道穿越每层楼板处。应设置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防火隔断.管道井底部应设深度为300mm的填砂集油坑.13.2.15,油箱 罐,的进油管和回油管应从油箱、罐。体顶部插入,管口应位于油液面下 并应距离箱,罐,底200mm.13 2,16,当室内油箱与贮油罐的油位有高差时。应有防止虹吸的设施、13,2。17.燃油管道穿越楼板或隔墙时、应敷设在套管内,套管的内径与油管的外径四周间隙不应小于20mm,套管内管段不得有接头。管道与套管之间的空隙应用麻丝填实,并应用不燃材料封口 管道穿越楼板的套管 上端应高出楼板60mm 80mm。套管下端与楼板底面 吊顶底面,平齐.13。2,18、燃油管道与蒸汽管道上下平行布置时,燃油管道应位于蒸汽管道的下方。13,2,19 燃油管道采用法兰连接时。宜设有防止漏油事故的集油措施,13,2,20、煤粉锅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点火供油系统的管道设计宜符合本标准第13,2。1条和第13 2.9条的规定 13 2。21,燃油系统附件严禁采用能被燃油腐蚀或溶解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