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液化烃.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地上储罐6,3。1.液化烃储罐 可燃气体储罐和助燃气体储罐应分别成组布置.6,3。1A.全压力式或半冷冻式液化烃储罐的单罐容积不应大于4000m3。6,3,2、液化烃储罐成组布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液化烃罐组内的储罐不应超过2排,2、每组全压力式或半冷冻式储罐的个数不应多于12个 3 全冷冻式储罐的个数不宜多于2个,4、全冷冻式储罐应单独成组布置 5,储罐不能适应罐组内任一介质泄漏所产生的最低温度时 不应布置在同一罐组内。6.3.3、液化烃,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罐组内,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6,3.3的规定,表6、3、3、液化烃 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罐组内储罐的防火间距,注。1。D为相邻较大储罐的直径。2,液氨储罐间的防火间距要求应与液化烃储罐相同。液氧储罐间的防火间距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要求执行,3,沸点低于45 的甲B类液体压力储罐。按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的防火间距执行、4,液化烃单罐容积 200m3的卧、立.罐之间的防火间距超过1,5m时。可取1。5m,5、助燃气体卧。立。罐之间的防火间距超过1 5m时.可取1 5m。6 表示不应同组布置,6,3 4,两排卧罐的间距不应小于3m,6、3,5、防火堤及隔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液化烃全压力式或半冷冻式储罐组宜设高度为0、6m的防火堤,防火堤内堤脚线距储罐不应小于3m,堤内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面.并应坡向外侧,防火堤内的隔堤不宜高于0,3m,2、全压力式或半冷冻式储罐组的总容积不应大于40000m3,隔堤内各储罐容积之和不宜大于8000m3.3,全冷冻式储罐组的总容积不应大于200000m3,单防罐应每1个罐一隔,隔堤应低于防火堤0.2m。4,沸点低于45.甲B类液体压力储罐组的总容积不宜大于60000m3,隔堤内各储罐容积之和不宜大于8000m3,5,沸点低于45.的甲B类液体的压力储罐.防火堤内有效容积不应小于1个最大储罐的容积 当其与液化烃压力储罐同组布置时,防火堤及隔堤的高度尚应满足液化烃压力储罐组的要求.且二者之间应设隔堤、当其独立成组时,防火堤距储罐不应小于3m 防火堤及隔堤的高度设置尚应符合本标准第6。2、17条的要求.6,全压力式。半冷冻式液氨储罐的防火堤和隔堤的设置同液化烃储罐的要求、6,3 6 液化烃全冷冻式单防罐罐组应设防火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1个最大储罐的容积 2 单防罐至防火堤内顶角线的距离X不应小于最高液位与防火堤堤顶的高度之差Y加上液面上气相当量压头的和 图6、3 6。当防火堤的高度等于或大于最高液位时 单防罐至防火堤内顶角线的距离不限。3,应在防火堤的不同方位上设置不少于2个人行台阶或梯子 4,防火堤及隔堤应为不燃烧实体防护结构。能承受所容纳液体的静压及温度变化的影响、且不渗漏。图6,3。6.单防罐至防火堤内顶角线的距离6.3,7,液化烃和液氨的全冷冻式双防或全防罐罐组可不设防火堤,6。3,8。全冷冻式液氨单防储罐应设防火堤,堤内有效容积不应小于1个最大储罐容积的60 6 3、9,液化烃,液氨等储罐的储存系数不应大于0.9,6,3。10。液氨的储罐应设液位计.压力表和安全阀.低温液氨储罐尚应设温度指示仪。6.3。11、液化烃的储罐应设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安全阀.以及高液位报警和高高液位自动联锁切断进料措施。对于全冷冻式液化烃储罐还应设真空泄放设施和高,低温度检测,并应与自动控制系统相联.6。3,12。气柜应设上,下限位报警装置、并宜设进出管道自动联锁切断装置,6.3.13.液化烃储罐的安全阀出口管应接至火炬系统.确有困难时 可就地放空,但其排气管口应高出8m范围内储罐罐顶平台3m以上。6,3.14,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宜采用有防冻措施的二次脱水系统.储罐根部宜设紧急切断阀。6,3 15.液化烃蒸发器的气相部分应设压力表和安全阀.6,3,16、全压力式储罐应采取防止液化烃泄漏的注水措施、6.3,17,全冷冻卧式液化烃储罐不应多层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