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空调系统的检测与监控9,4.1,空调系统检测点 本条给出了应设置的空调系统检测点、为最低要求,设计时应根据系统设置加以确定,9,4,2.多工况运行方式,多工况运行方式是指在不同的工况时.其调节系统,调节对象和执行机构等。的组成是变化的 以适应室内外热湿条件变化大的特点。达到节能的目的、工况的划分也要因系统的组成及处理方式的不同来改变 但总的原则是节能.尽量避免空气处理过程中的冷热抵消。充分利用新风和回风、缩短制冷机 加热器及加湿器的运行时间等 并根据各工况在一年中运行的累计小时数简化设计,以减少投资 多工况同常规系统运行区别,在于不仅要进行参数的控制,还要进行工况的转换 多工况的控制.转换可采用就地的逻辑控制系统或集中监控系统等方式实现,工况少时可采用手动转换实现.利用执行机构的极限位置。空气参数的超限信号以及分程控制方式等自动转换方式 在运行多工况控制及转换程序时交替使用、可达到实时转换的目的、9、4,3 优先控制和分程控制,水冷式空气冷却器采用室内温度,湿度的高,低。值选择器控制冷水量.在国外是较常用的控制方案,国内也有工程采用,所谓高 低、值选择控制,就是在水冷式空气冷却器工作的季节 根据室内温。湿度的超差情况。将温度,湿度调节器的输出信号分别输入到信号选择器内进行比较、选择器将根据比较后的高,低 值信号。只接受偏差大的为高值或只接受偏差小的为低值、自动控制调节阀改变进入水冷式空气冷却器的冷水量,高 低。值选择器在以最不利的参数为基准、采用较大水量调节的时候,对另一个超差较小的参数 就会出现不是过冷就是过于干燥。也就是说如果冷水量是以温度为基准进行调节的 对于相对湿度调节来讲必然是调节过量,即相对湿度比给定值小、如果冷水量是以相对湿度为基准进行调节的。则温度就会出现比给定值低,要保证温湿度参数都满足要求。还需要对加热器或加湿器进行分程控制。所谓对加热器或加湿器进行分程控制 以电动温湿度调节器为例、就是将其输出信号分为0.5mA和6mA、10mA两段,当采用高值选择时,其中6mA.10mA的信号控制空气冷却器的冷水量 而0 5mA一段信号去控制加热器和加湿器阀门.也就是说用一个调节器通过对两个执行器的零位调整进行分段控制,即温度调节器既可控制空气冷却器的阀门也可控制加热器的阀门 湿度调节器既可控制冷却器的阀门也可控制加湿器的阀门,这里选择控制和分程控制是同时进行的、互为补充的.如果只进行高.低.值选择而不进行分程控制 其结果必然出现一个参数满足要求.另一个参数存在偏差,9、4 4 全空气空调系统的控制。1,根据设计原理,空调房间室温的控制应由送风温度和送风量的控制和调节来实现。定风量系统通过控制送风温度,变风量系统主要通过送风量的调节来保证,送风温度调节的通常手段是空气冷却器。加热器的水阀调节.对于二次回风系统和一次回风系统在过渡期也可通过调节新风和回风的比例来控制送风温度 变风量采用风机变速是最节能的方式、尽管风机变速的做法投资有一定增加,但对于采用变风量系统的工程而言,这点投资应该是有保证的。其节能所带来的效益能够较快地回收投资。2.送风温度是空调系统中重要的设计参数,应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其达到目标 有条件时进行优化调节。控制室温是空调系统需要实现的目标.根据室温实测值与目标值的偏差对送风温度设定值不断进行修正 对于调节对象纯滞后大.时间常数大或热.湿扰量大的场合更有利于控制系统反应快速,效果稳定,4.当空调系统采用加湿处理时,也应进行加湿量控制.空调房间热湿负荷变化较小时,用恒定机器露点温度的方法可以使室内相对湿度稳定在某一范围内。如室内热湿负荷稳定 可达到相当高的控制精度。但对于室内热湿负荷或相对湿度变化大的场合,宜采用不恒定机器露点温度或不达到机器露点温度的方式 即用直接装在室内工作区 回风口或总回风管中的湿度敏感元件来测量和调节系统中的相应的执行调节机构达到控制室内相对湿度的目的。系统在运行中不恒定机器露点温度或不达到机器露点温度的程度是随室内热湿负荷的变化而变化的,对室内相对湿度是直接控制的,因此,室内散湿量变化较大时,其控制精度较高 然而对于多区系统这一方法仍不能满足各房间的不同条件.因此,在具体设计中应根据不同的实际要求。确定是否应按各房间的不同要求单独控制。5,在条件合适的地区应充分利用全空气空调系统的优势。尽可能利用室外自然冷源。最大限度地利用新风降温。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和人员的舒适度 降低能耗,利用新风免费供冷.增大新风比、工况的判别方法可采用固定温度法。温差法,固定焓法。电子焓法.焓差法等。根据建筑的气候分区进行选取 具体可参考ASHRAE标准90.1 从理论分析.采用焓差法的节能性最好。然而该方法需要同时检测温度和湿度。且湿度传感器误差大 故障率高.需要经常维护.数年来在国内.外的实施效果不够理想。而固定温度和温差法 在工程中实施最为简单方便。因此,对变新风比控制方法不做限定、9,4、5,新风机组的控制.应根据空调系统的设计需要进行控制,新风机组根据设计工况下承担室内湿负荷的多少 有不同的送风温度设计值,一般情况下。配合风机盘管等空调房间内末端设备使用的新风系统。新风不负担室内主要冷热负荷时。各房间的室温控制主要由风机盘管满足,新风机组控制送风温度恒定即可 当新风负担房间主要或全部冷负荷时。机组送风温度设定值应根据室内温度进行调节,当新风负担室内潜热冷负荷即湿负荷时。送风温度应根据室内湿度设计值进行确定 9.4、6。风机盘管的控制,风机盘管的自动控制方式主要有两种,带风机三速选择开关。可冬夏转换的室温控制器连动水路两通电动阀的自动控制配置。带风机三速选择开关,可冬夏转换的室温控制器连动风机开停的自动控制配置、第一种方式。能够实现整个水系统的变水量调节、第二种方式、采用风机开停对室内温度进行控制.对于提高房间的舒适度和实现节能是不完善的,也不利于水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因此从节能、水系统稳定性和舒适度出发,应按8 5、6条的要求采用第一种配置.采用常闭式水阀更有利于水系统的运行节能.9、4。7。新风机组或空调机组的防冻保护控制、位于冬季有冻结可能地区的新风机组或空调机组,应防止因某种原因热水盘管或其局部水流断流而造成冰冻的可能、通常的做法是在机组盘管的背风侧加设感温测头。通常为毛细管或其他类型测头,当其检测到盘管的背风侧温度低于某一设定值时,与该测头相连的防冻开关发出信号.机组即通过集中监控系统的控制器程序或电气设备的联动,连锁等方式运行防冻保护程序,例如、关新风门.停风机。开大热水阀 防止热水盘管冰冻面积进一步扩大。9。4、8,冷热转换装置的设置 变风量末端装置和风机盘管等实现各自服务区域的独立温度控制、当冬季。夏季分别运行加热和冷却工况时。要求改变末端装置的动作方向,例如.在冷却工况下,当房间温度降低时、变风量末端装置的风阀应向关小的位置调节,当房间温度升高时 再向开大的位置调节,在加热工况下、风阀的调节过程则相反、为保证室内气流组织。送风口、包括散流器和喷口.也需根据冬夏季设置改变送风方向和风量的转换装置 9。4,9.电加热器的连锁与保护,强制性条文,要求电加热器与送风机连锁,是一种保护控制.可避免系统中因无风电加热器单独工作导致的火灾.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可靠性,还要求设无风断电 超温断电保护措施,例如。用监视风机运行的风压差开关信号及在电加热器后面设超温断电信号与风机启停连锁等方式、来保证电加热器的安全运行、电加热器采取接地及剩余电流保护.可避免因漏电造成触电类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