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机械通风6 3,1、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位置,关于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位置的规定。是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并结合国内的实践经验制定的,其基本点为。1。为了使送入室内的空气免受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而保持清洁、因此规定把进风口布置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点、2.为了防止排风 特别是散发有害物质的排风。对进风的污染、进,排风口的相对位置。应遵循避免短路的原则 进风口宜低于排风口3m以上 当进排风口在同一高度时。宜在不同方向设置。且水平距离一般不宜小于10m.用于改善室内舒适度的通风系统可根据排风中污染物的特征.浓度。通过计算适当减少排风口与新风口距离 3、为了防止送风系统把进风口附近的灰尘,碎屑等扬起并吸入,故规定进风口下缘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m 同时还规定当布置在绿化地带时,不宜小于1m。6 3。2、全面排风系统吸风口的布置要求、强制性条文.规定建筑物全面排风系统吸风口的位置.在不同情况下应有不同的设计要求。目的是为了保证有效地排除室内余热,余湿及各种有害物质。对于由于建筑结构造成的有爆炸危险气体排出的死角 例如产生氢气的房间,会出现由于顶棚内无法设置吸风口而聚集一定浓度的氢气发生爆炸的情况.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在结构梁上设置连通管进行导流排气。以避免事故发生,6、3 4.住宅通风规定.1,由于人们对住宅的空气品质的要求提高,而室外气候条件恶劣,噪声等因素限制了自然通风的应用,国内外逐渐增加了机械通风在住宅中的应用、但当前住宅机械通风系统的发展还存在如下局限,1.室内通风量的确定,国家标准中只对单人需要新风量提出要求,而对于人数不确定的房间如何确定其通风量没有提及.也缺乏相应的测试和模拟分析.2,系统形式的研究,国内对于住宅通风系统还没有明确分类。也缺乏相应的实际工程对不同系统形式进行比较.对于房间内排风和送风方式对室内污染物和空气流场的影响、缺乏相应的分析,3。对于不同系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运行和控制策略缺乏探讨,4,住宅通风类产品还有待增加和改善,住宅内的通风换气应首先考虑采用自然通风 但在无自然通风条件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卫生要求的情况下、应设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结合的复合通风系统.不能满足室内卫生条件,是指室内有害物浓度超标 影响人的舒适和健康,应使气流从较清洁的房间流向污染较严重的房间、因此使室外新鲜空气首先进入起居室 卧室等人员主要活动 休息场所 然后从厨房。卫生间排出到室外 是较为理想的通风路径。2,住宅厨房及无外窗卫生间污染源较集中。应采用机械排风系统,设计时应预留机械排风系统开口 3,为保证有效的排气,应有足够的进风通道,当厨房和卫生间的外窗关闭或暗卫生间无外窗时,需通过门进风、应在下部设置有效截面积不小于0.02m2的固定百叶、或距地面留出不小于30mm的缝隙 厨房排油烟机的排气量一般为300m3,h,500m3。h,有效进风截面积不小于0.02m2.相当于进风风速4m,s,7m,s,由于排油烟机有较大压头。换气次数基本可以满足3次 h要求 卫生间排风机的排气量一般为80m3 h,100m3、h.虽然压头较小.但换气次数也可以满足要求.4。住宅建筑竖向排风道应具有防火,防倒灌的功能,顶部应设置防止室外风倒灌装置,排风道设置位置和安装应符合。住宅厨房排风道,JG.T。3044要求,排风道设计宜采用简化设计计算方法或软件设计计算方法,不需重复加止回阀,排风道设计建议。1,竖向集中排油烟系统宜采用简单的单孔烟道、在烟道上用户排油烟机软管接入口处安装可靠的逆止阀.逆止阀材料应防火、2.排风道设计过程一般为,先假定一个烟道内截面尺寸.计算流动总阻力。再根据排油烟机性能曲线校核是否能满足要求,若不满足、则修正烟道内截面尺寸.直至满足要求为止,3,排风道阻力计算可以采用简化计算方法 设计计算时可以采用总局部阻力等于总沿程阻力的方法.即总流动阻力两倍于总沿程阻力 其中沿程阻力计算公式为,4,竖向烟道内截面尺寸选取依据。在一定的同时开机率.一定的用户排油烟机性能下。确定满足最不利用户,最底层.一定排风量时的最小烟道截面尺寸、或先假设烟道气体流速并采用下列计算公式计算排风道的尺寸,排风道截面总风量计算公式为。6 3,5,公共厨房通风规定,1。公共厨房通风的设置原则。发热量大且散发大量油烟和蒸汽的厨房设备指炉灶、洗碗机 蒸汽消毒设备等。设置局部机械排风设施的目的是有效地将热量,油烟,蒸汽等控制在炉灶等局部区域并直接排出室外,不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局部排风风量的确定原则是保证炉灶等散发的有害物不外溢。使排气罩的外沿和距灶台的高度组成的面积 以及灶口水平面积都保持一定的风速。计算方法各设计手册。技术措施等均有论述,即使炉灶等设备不运行.人员仅进行烹饪准备的操作时 厨房各区域仍有一定的发热量和异味,需要全面通风排除,对于燃气厨房、经常连续运行的全面通风还提供了厨房内燃气设备和管道有泄漏时向室外排除泄漏燃气的排气通路.当房间不能进行有效的自然通风时,应设置全面机械通风,能够采用自然通风的条件是、具有面积较大可开启的外门窗 气候条件和室外空气品质满足允许开窗自然通风 厨房通风总排风量应能够排除厨房各区域内以设备发热量为主的总发热量,在厨房工艺未确定前。如缺少排气罩尺寸、设备发热量等资料、可根据设计手册,技术措施等提供的经验数据.按换气次数等估算厨房内不同区域的排风量,待厨房工艺确定后,应经详细计算校核预留风道截面和确定通风设备规格 2.公共厨房负压要求及补风。厨房采用机械排风时,房间内负压值不能过大。否则既有可能对厨房灶具的使用产生影响、也会因为来自周围房间的自然补风量不够而导致机械排风量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建议以厨房开门后的负压补风风速不超过1.0m,s作为判断基准。超过时应设置机械补风系统 同时.厨房气味影响周围室内环境 也是公共建筑经常发生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中应注意下列方面。厨房设备及其局部排风设备不一定同时使用,因此补风量应能够根据排风设备运行情况与排风量相对应,以免发生补风量大于排风量.厨房出现正压的情况。应确实保证厨房的负压.不仅要考虑整个厨房与厨房外区域之间要保证相对负压。厨房内也要考虑热量和污染物较大的区域与较小区域之间的压差。根据目前的实际工程.一般情况下均可取补风量为排风量的80、90 对于炉灶间等排风量较大房间,排风和补风量差值也较大 相对于厨房内通风量小的房间则会保证一定的负压值.在北方严寒和寒冷地区,一般冬季不开窗自然通风,而常采用机械补风且补风量很大、为避免过低的送风温度导致室内温度过低.不满足人员劳动环境的卫生要求并有可能造成冬季厨房内水池及水管道出现冻结现象等,除仅在气温较高的白天工作且工作时间较短。不足2小时 的小型厨房外,送风均宜做加热处理,3 排风口位置及排油烟处理.根据,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的规定、油烟排放浓度不得超过2 0mg。m3,净化设备的最低去除效率小型不宜低于60。中型不宜低于75。大型不宜低于85.因此副食灶等产生油烟的设备应设置油烟净化设施.排油烟风道的排放口宜设置在建筑物顶端并采用防雨风帽。一般是锥形风帽 目的是把这些有害物排入高空,以利于稀释.4、排油烟风道不得与防火排烟风道合用。工程通风设计中常有合用排风和防火排烟管道的情况、但厨房排油烟风道内不可避免地有油垢聚集.因此不得与高温的防火排烟风道合用,以免发生次生火灾、5.排油烟管道要求 厨房排风管的水平段应设不小于0.02的坡度、坡向排气罩,罩口下沿四周设集油集水沟槽,沟槽底应装排油污管、水平风道宜设置清洗检查孔.以利清洁人员定期清除风道中沉积的油污,油垢 为防止污浊空气或油烟处于正压渗入室内、宜在顶部设总排风机。6,3 6,公共卫生间和浴室通风。公共卫生间和浴室通风关系到公众健康和安全的问题,因此应保证其良好的通风.浴室气窗是指室内直接与室外相连的能够进行自然通风的外窗.对于没有气窗的浴室、应设独立的通风系统、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浴室,卫生间处于负压区、以防止气味或热湿空气从浴室。卫生间流入更衣室或其他公共区域 表3中桑拿或蒸汽浴指浴室的建筑房间,而不是指房间内部的桑拿蒸汽隔间.当建筑未设置单独房间放置桑拿隔间时.如直接将桑拿隔间设在淋浴间或其他公共房间.则应提高该淋浴间等房间的通风换气次数、6、3.7 设备机房通风规定 1,机房设备会产生大量余热,余湿 泄露的制冷剂或可燃气体等、靠自然通风往往不能满足使用和安全要求。因此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并尽量利用室外空气为自然冷源排除余热.余湿,不同的季节应采取不同的运行策略、实现系统节能 2 制冷设备的可靠性不好会导致制冷剂的泄露带来安全隐患、制冷机房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余热。良好的自然通风设计能够较好地利用自然冷量消除余热,稀释室内泄露制冷剂,达到提高安全保障并且节能的目的 制冷机房采用自然通风时,机房通风所需要的自由开口面积可按下式计算,F.0 138G0 5 17 式中.F。自由开口面积.m2。G,机房中最大制冷系统灌注的制冷工质量,kg,制冷机房可能存在制冷剂的泄漏 对于泄漏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时、设置下部排风口更能有效排除泄漏气体。氨是可燃气体,其爆炸极限为16,27、当氨气大量泄漏而又得不到吹散稀释的情况下,如遇明火或电气火花 则将引起燃烧爆炸。因此应采取可靠的机械通风形式来保障安全.关于事故通风量的确定可参见。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的相关条文解释、连续通风量按每平方米机房面积9m3。h和消除余热。余热温升不大于10,计算,取二者最大值,事故通风的通风量按排走机房内由于工质泄露或系统破坏散发的制冷工质确定、根据工程经验.可按下式计算.L,247 8G0 5。18,式中,L.连续通风量、m3,h.G、机房最大制冷系统灌注的制冷工质量.kg 吸收式制冷机在运行中属真空设备。无爆炸可能性.但它是以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为热源燃料、它的火灾危险性主要来自这些有爆炸危险的易燃燃料以及因设备控制失灵,管道阀门泄漏以及机件损坏时的燃气泄漏。机房因液体蒸汽 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或热源产生燃烧和爆炸、因此应保证良好的通风。3.制冷机房,柴油发电机房及变配电室由于使用功能。季节等特殊性,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能有效保障系统运行效果和节能,对于大、中型建筑更为重要,柴油发电机的通风量和燃烧空气量一般可在其样本中查得.柴油发电机燃烧空气量.可按柴油发电机额定功率7m3。kW.h。计算,4,变配电室通常由高。低压器配电室及变压器组成,其中的电器设备散发一定的热量,尤以变压器的发热量为大.若变配电器室内温度太高,会影响设备工作效率.5 根据工程经验、表6、3,7中所列设备用房的通风换气量可以满足通风基本要求.6 3.8,汽车库通风规定,1,通过相关实验分析得出将汽车排出的CO稀释到容许浓度时、NOx和CmHn远远低于它们相应的允许浓度 也就是说。只要保证CO浓度排放达标、其他有害物即使有一些分布不均匀、也有足够的安全倍数保证将其通过排风带走,所以以CO为标准来考虑车库通风量是合理的,选用国家现行有关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标准的规定,CO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30mg。m3。2,地下汽车库由于位置原因,容易造成自然通风不畅,宜设置独立的送风、排风系统.当地下汽车库设有开敞的车辆出。入口且自然进风满足所需进风条件时,可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的方式,3,采用换气次数法计算车库通风量时、相关参数按以下规定选取,1.排风量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送风量按换气次数不小于5次、h计算。2。当层高,3m时,按实际高度计算换气体积,当层高、3m时。按3m高度计算换气体积,但采用换气次数法计算通风量时存在以下问题.车库通风量的确定.此时通风目的是稀释有害物以满足卫生要求的允许浓度 也就是说,通风风量的计算与有害物的散发量及散发时的浓度有关。而与房间容积 亦即房间换气次数 并无确定的数量关系 例如。两种有害物散发情况相同。且平面布置和大小也相同,只是层高不同的车库 按有害物稀释计算的排风量是相同的、但按换气次数计算,二者的排风量就不同了,换气次数法并没有考虑到实际中的。部分或全部、双层停车库或多层停车库情况 与单层车库采用相同的计算方法也是不尽合理的 以上说明换气次数法有其固有弊端 正因为如此.提出对于全部或部分为双层或多层停车库情形,排风量应按稀释浓度法计算,单层停车库的排风量宜按稀释浓度法计算。如无计算资料时。可参考换气次数估算 当采用稀释浓度法计算排风量时,建议采用以下公式 送风量应按排风量的80,90、选用,地下汽车库内排放CO的多少与所停车的类型、产地、型号 排气温度及停车启动时间等有关。一般地下停车库大多数按停放小轿车设计 按照车库排风量计算式,应当按每种类型的车分别计算其排出的气体量、但地下车库在实际使用时车辆类型出入台数都难以估计,为简化计算,m值可取0.02m3 min,0。025m3 min台.4,风管通风是指利用风管将新鲜气流送到工作区以稀释污染物。并通过风管将稀释后的污染气流收集排出室外的传统通风方式 诱导通风是指利用空气射流的引射作用进行通风的方式,当采用接风管的机械进.排风系统时。应注意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减少通风死角,当车库层高较低,不易布置风管时,为了防止气流不畅。杜绝死角、可采用诱导式通风系统,5,对于车流量变化较大的车库、由于其风机设计选型时是根据最大车流量选择的,最不利原则、而往往车库的高峰车流量持续时间很短.如果持续以最大通风量进行通风。会造成风机运行能耗的浪费,这种情况,当车流量变化有规律时 可按时间设定风机开启台数 无规律时宜采用CO浓度传感器联动控制多台并联风机或可调速风机的方式,会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CO浓度传感器的布置方式,当采用传统的风管机械进.排风系统时,传感器宜分散设置,当采用诱导式通风系统时、传感器应设在排风口附近。6。热空气幕可有效防止冷空气的大量侵入。7、本款提出共用是出于节省投资和节省空间的考虑 但基于安全需要 要首先满足消防要求 6,3,9、事故通风规定 部分强制性条文,1,事故通风是保证安全生产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一项必要的措施,对在生活中可能突然放散有害气体的建筑、在设计中均应设置事故排风系统.有时虽然很少或没有使用、但并不等于可以不设 应以预防为主、这对防止设备,管道大量逸出有害气体,家用燃气.冷冻机房的冷冻剂泄漏等 而造成人身事故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指出的是,事故通风不包括火灾通风。关于事故通风的通风量。要保证事故发生时,控制不同种类的放散物浓度低于国家安全及卫生标准所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且换气次数不低于每小时12次.有特定要求的建筑可不受此条件限制.允许适当取大。2 事故排风系统、包括兼作事故排风用的基本排风系统 应根据建筑物可能释放的放散物种类设置相应的检测报警及控制系统,以便及时发现事故,启动自动控制系统。减少损失.事故通风的手动控制装置应装在室内 外便于操作的地点,以便一旦发生紧急事故、使其立即投入运行,3,放散物包含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时,应采取防爆通风设备、4,设置事故通风的场所 如氟利昂制冷机房、的机械通风量应按平常所要求的机械通风和事故通风分别计算,当事故通风量较大时。宜设置双风机或变频调速风机.但共用的前提是事故通风必须保证、5 事故排风的室内吸风口.应设在有害气体或爆炸危险性物质放散量可能最大或聚集最多的地点、对事故排风的死角。应采取导流措施、当发生事故向室内放散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或蒸汽时,室内吸风口应设在地面以上0、3m.1.0m处 放散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或蒸汽时,室内吸风口应设在上部地带,放散密度比空气小的可燃气体或蒸汽、室内吸风口应尽量紧贴顶棚布置,其上缘距顶棚不得大于0.4m,为保证传感器能尽早发现事故、及时快速监测到所放散的有害气体或爆炸危险性物质,传感器应布置在建筑内有可能放散有害物质的发生源附近以及主要的人员活动区域.且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人员活动、当放散气体或蒸汽密度比空气大时,应设在下部地带,当放散气体或蒸汽密度比空气小时,应设在上部地带.6,当风吹向和流经建筑物时.由于撞击作用、产生弯曲,跳跃和旋流现象、在屋顶、侧墙和背风侧形成的负压闭合循环气流区为动力阴影区,由于撞击作用而使其静压高于稳定气流区静压的区域为正压区,为便于污染物排放.不产生倒流,应尽可能避免将排风口设在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除规范中要求外。排风口的高度应高于周边20m范围内最高建筑屋面3m以上、事故排风口的布置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为的是防止系统投入运行时排出的有毒及爆炸性气体危及人身安全和由于气流短路时对送风空气质量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