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源 更多>
3.室内空气设计参数3。0.1,供暖室内设计温度、考虑到不同地区居民生活习惯不同。分别对严寒和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主要房间的供暖室内设计温度进行规定.1,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结果,当人体衣着适宜.保暖量充分且处于安静状态时。室内温度20。比较舒适,18,无冷感、15,是产生明显冷感的温度界限.冬季的热舒适、1,PMV 1.对应的温度范围为。18 28,4。基于节能的原则。本着提高生活质量。满足室温可调的要求。在满足舒适的条件下尽量考虑节能 因此选择偏冷,1,PMV,0、的环境、将冬季供暖设计温度范围定在18.24,从实际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建筑供暖设计温度为18.20、冬季空气集中加湿耗能较大,延续我国供暖系统设计习惯,供暖建筑不做湿度要求.从实际调查来看、我国供暖建筑中人员常采用各种手段实现局部加湿 供暖季房间相对湿度在15,55,范围波动,这样基本满足舒适要求。同时又节约能耗、2,考虑到夏热冬冷地区实际情况和当地居民生活习惯.其室内设计温度略低于寒冷和严寒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并非所有建筑物都供暖,人们衣着习惯还需要满足非供暖房间的保暖要求.服装热阻计算值略高 因此 综合考虑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居民生活习惯、基于PMV舒适度计算、确定夏热冬冷地区主要房间供暖室内设计温度宜采用16,22 3,0,2。舒适性空调室内设计参数,考虑到人员对长期逗留区域和短期逗留区域二者舒适性要求不同,因此分别给出相应的室内设计参数。1,考虑不同功能房间对室内热舒适的要求不同、分级给出室内设计参数,热舒适度等级由业主在确定建筑方案时选择。出于建筑节能的考虑。要求供热工况室内环境在满足舒适的条件下偏冷 供冷工况在满足热舒适的条件下偏热 所以具体热舒适度等级划分如下表 根据我国在2000年制定的.中等热环境,PMV和PPD指数的测定及热舒适条件的规定.GB,T 18049。相对湿度应该设定在30。70 之间,从节能的角度考虑、供热工况室内设计相对湿度越大.能耗越高,供热工况.相对湿度每提高10,供热能耗约增加6、因此不宜采用较高的相对湿度.调研结果显示、冬季空调建筑的室内设计湿度几乎都低于60,还有部分建筑不考虑冬季湿度,对舒适要求较高的建筑区域 应对相对湿度下限做出规定。确定相对湿度不小于30 而对上限则不作要求,因此对于、级,室内相对湿度。30.PMV值在。0、5,0之间时 热舒适区确定空气温度范围为22.24,对于.级 则不规定相对湿度范围 舒适温度范围为18,22.对于空调供冷工况 相对湿度在40。70、之间时。对应满足热舒适的温度范围是22 28,本着节能的原则,应在满足舒适条件前提下选择偏热环境,由此确定空调供冷工况室内设计参数为.温度24,28,相对湿度40 70.在此基础之上 对于 级,当室内相对湿度在40、70.之间、PMV值在0 0.5之间时.基于热舒适区计算.舒适温度范围为24 26,同理对于,级建筑 基于热舒适区计算,舒适温度范围为26 28,对于风速,参照国际通用标准ISO7730和ASHRAE Standard。55,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和一般生活水平,取室内由于吹风感而造成的不满意度DR为不大于20、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在DR,20,时,空气温度。平均风速和空气紊流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实际情况、供冷工况室内紊流度较高。取为40。空气温度取平均值26 得到空调供冷工况室内允许最大风速约为0 3m s.供热工况室内空气紊流度一般较小,取为20、空气温度取18。得到冬季室内允许最大风速约为0。2m,s 对于游泳馆。游泳池区、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等体育建筑。以及医院特护病房 广播电视等特殊建筑或区域的空调室内设计参数不在本条文规定之列,应根据相关建筑设计标准或业主要求确定,温和地区夏季室内外温差较小.通常不设空调.设置空调的人员长期逗留区域。夏季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可在本规定基础上适当降低1,2、2,短期逗留区域指人员暂时逗留的区域,主要有商场,车站 机场、营业厅.展厅、门厅、书店等观览场所和商业设施.对于人员短期逗留区域 人员停留时间较短。且服装热阻不同于长期逗留区域、热舒适更多受到动态环境变化影响,综合考虑建筑节能的需要。可在人员长期逗留区域基础上降低要求 3,0、3。工艺性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对于设置工艺性空调的民用建筑、其室内参数应根据工艺要求、并考虑必要的卫生条件确定,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提高夏季室内设计温度,以节省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另外 如设计室温过低,如20.夏季室内外温差太大会导致工作人员感到不舒适 室内设计温度提高一些,对改善室内工作人员的卫生条件也是有好处的,不同于舒适空调 工艺性空调以满足工艺要求为主,舒适性为辅。其次工艺性空调负荷一般也较大,房间换气次数也高.人员活动区风速大,此外人员多穿工作装,吹风感小,因此最大允许风速相比舒适性空调略高、3.0、4,室内热舒适性评价指标参数。中等热环境,PMV和PPD指数的测定及热舒适条件的规定 GB,T、18049等同于国际标准ISO.7730 本规范结合我国国情对舒适等级进行了划分、采用PMV。PPD评价室内热舒适.既与国家现行标准一致,又与国际接轨 在不降低室内热舒适标准的前提下,通过合理选择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可以收到明显节能效果,3.0 5,辐射系统室内设计温度,实践证实、人体的舒适度受辐射影响很大。欧洲的相关实验也证实了辐射和人体舒适度感觉的相互关系、对于辐射供暖供冷的建筑,其供暖室内设计温度取值低于以对流为主的供暖系统2、供冷室内设计温度取值高于采用对流方式的供冷系统0 5 1,5 时.可达到同样舒适度。3,0。6 设计最小新风量、部分强制性条文,表3.0,6、1,表3,0 6、4最小新风量指标综合考虑了人员污染和建筑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表3.0。6 1中未做出规定的其他公共建筑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可按照国家现行卫生标准中的容许浓度进行计算确定,并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2。由于居住建筑和医院建筑的建筑污染部分比重一般要高于人员污染部分。按照现有人员新风量指标所确定的新风量没有体现建筑污染部分的差异,从而不能保证始终完全满足室内卫生要求,因此,综合考虑这两类建筑中的建筑污染与人员污染的影响,以换气次数的形式给出所需最小新风量,其中。居住建筑的换气次数参照ASHRAE,Standard 62,1确定 医院建筑的换气次数参照,日本医院设计和管理指南,HEAS,02确定。医院中洁净手术部相关规定参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3,高密人群建筑即人员污染所需新风量比重高于建筑污染所需新风量比重的建筑类型,按照目前我国现有新风量指标 计算得到的高密人群建筑新风量所形成的新风负荷在空调负荷中的比重一般高达20,40、对于人员密度超高建筑,新风能耗通常更高 一方面,人员污染和建筑污染的比例随人员密度的改变而变化,另一方面.高密人群建筑的人流量变化幅度大 出现高峰人流的持续时间短,受作息.节假日,季节 气候等因素影响明显、因此、该类建筑应该考虑不同人员密度条件下对新风量指标的具体要求 并且应重视室内人员的适应性等因素对新风量指标的影响.为了反映以上因素对新风量指标的具体要求.该类建筑新风量大小参考ASHRAE.Standard,62.1的规定.对不同人员密度条件下的人均最小新风量做出规定 通常会议室在舒适度要求上要比大会厅高,但只从健康要求角度考虑、对新风要求二者没有明显差别 会议室包括中小型会议室和大型会议室 在具体设计中,中小型会议室的人均新风量要大于大型会议室。对于置换送风系统。由于其新鲜空气与室内空气混合机理与其他空调系统不同。其新风量的确定可以根据本条得到的新风量再结合置换通风效率进行修正后得到

页面正在加载中,点此刷新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