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预,处,理、3,2、1。预处理系统需要达到的水质指标应根据所选脱盐装置的进水水质要求确定、缺乏资料时可按表3,2、1选择,脱盐处理单元采用反渗透工艺时。预处理系统应根据水质特点采取有效防止结垢等化学污染,以及防止生物,有机物及铁锰金属离子等污染的措施,3,2,2。原水浊度较高时宜采用凝聚澄清过滤工艺,设计参数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的有关规定执行、原水采用含低密度,疏水性悬浮物较高的地面水水源时,宜加设气浮分离工艺,原水采用城市自来水时,宜采用微絮凝过滤、微滤或超滤等处理工艺.纯水系统预处理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过滤器的设计产水量应包括后续处理装置要求的供水量及过滤器的自耗水量、过滤器台数不宜少于2台。2,过滤器的过滤周期应根据进出口水质 滤料截污能力等因素确定,每台设备每昼夜反洗次数宜为1次 2次、3,絮凝剂的选用和加药量的确定应根据进水浊度,水温,pH值及碱度等因素的影响.以及相似水质的工程运行经验或试验资料 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4.絮凝剂投加点宜设置于原水加压泵吸入段或在进入过滤器前设置静态混合器,5 微絮凝聚过滤的过滤器的设计参数可根据表3、2,2、1的要求选用、过滤器采用气水反洗时设计参数可根据表3。2。2。2的要求选用。6、采用微滤、超滤除浊时,应采取完善的自动反洗和化学清洗措施,微滤,超滤前宜设置预过滤器。其过滤精度可根据所选用的微滤和超滤产品的进水水质要求确定,7。微滤 超滤和活性炭过滤并用时。活性炭过滤应置于微滤。超滤之后,3,2,3,原水中铁锰含量不能满足后续装置进水要求时,应采取除铁锰措施。设计参数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的有关规定执行。3 2,4,活性炭过滤器应根据进水水质。处理要求和活性炭的种类进行设计,活性炭过滤器的设计参数可按表3、2、4的要求确定、活性炭过滤器用于去除游离余氯时.可取较高滤速。去除有机物时.可取较低滤速 3 2,5、防止反渗透膜结垢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投加阻垢剂防止反渗透设备结垢时,应根据原水水质和药剂的技术说明选择药剂品种和投加量、2、采用钠离子交换软化或复床式离子交换降低原水的硬度和碱度时,离子交换器的设计参数可按本规范附录B的要求选用 3.采用调节PH值降低碳酸盐硬度时,宜采用盐酸,3 2。6,采用药剂氧化法降低有机物和抑制微生物时.其加氯量应根据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计算.对经过混凝沉淀及过滤处理后的原水或清净的地下水.加氯量可采用0 5mg、L,1 0mg、L 3,2、7.原水经氧化处理或原水余氯含量超过后续处理装置的进水要求时、应采用活性炭吸附或投加还原剂等方法进行脱氯处理,3,2,8、当冬季原水水温较低时进入反渗透装置前是否提高水温,应根据制水量。产品水的水温要求。热源供应及加热成本等因素综合比较确定。当选择换热设备时、宜采用板式换热器、其设置位置应根据预处理各单元装置对水温的要求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