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则1,0,1。为统一铁路线路设计技术标准,使铁路线路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 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铁路网中客货列车共线运行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60km。h,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20km。h的、级标准轨距铁路的设计,级铁路按照相应设计规范执行 1 0 3.铁路的设计年度应分为近期和远期、近期为交付运营后第10年.远期为交付运营后第20年、近,远期运量均采用预测运量、铁路线下基础设施和不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 应按远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设计、并适应长远发展的要求。对于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宜按近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设计,并预留远期发展条件,随运输需求变化增减的机车,车辆等运营设备、可按交付运营后第3年或第5年的运量进行设计、1、0 4。新建和改建铁路。或区段。的等级,应根据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 性质,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和客货运量按下列规定确定,级铁路 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 或近期年客货运量大于或等于20Mt者、级铁路。铁路网中起联络 辅助作用的铁路。或近期年客货运量小于20Mt且大于或等于10Mt者.级铁路。为某一地区或企业服务的铁路.近期年客货运量小于10Mt且大于或等于5Mt者,级铁路,为某一地区或企业服务的铁路.近期年客货运量小于5Mt者,注 年客货运量为重车方向的货运量与由客车对数折算的货运量之和,1对,d旅客列车按1,0Mt年货运量折算,1 0 5.设计线的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应根据运输需求,铁路等级、地形条件并考虑远期发展条件等因素综合比选确定,当沿线运输需求或地形和运营条件差异较大 并有充分的技术经济依据时.可分路段选定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 级铁路的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宜按表1、0、5规定的数值选用,表1,0、5。级铁路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km、h.对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的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应根据运输需要并结合既有线特征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不同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的路段长度应根据铁路等级,地形类别,线路平面和纵断面条件等因素确定 路段长度不宜过短,丘陵.山区可按地形单元划分 1,0。6,各级铁路的下列主要技术标准 应根据远期运量或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客车对数和确定的铁路等级在设计中经综合比选确定。正线数目,牵引种类。机车类型 牵引质量.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 机车交路,到发线有效长度。闭塞类型,1。0。7、新建铁路近期年客货运量分别大于或等于35Mt的平原.丘陵地区和大于或等于30Mt的山区,宜一次修建双线 远期年客货运量达到上述标准者、其正线数目宜按双线设计。分期实施,远期年客货运量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按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和客车对数折算的年客货运量大于或等于30Mt时 宜预留双线 1.0、8,牵引种类应根据路网与牵引动力规划 线路特征和沿线自然条件以及动力资源分布情况,结合机车类型合理选定.并应优先采用电力牵引、1,0.9。机车类型应根据牵引种类 牵引质量 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运输需求,按照与线路平面,纵断面技术标准相协调的原则,结合车站分布、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1.0 10,牵引质量应根据运输需求 限制坡度及机车类型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并宜与相邻线牵引质量相协调。1,0.11.机车交路应采用长交路 并应根据牵引种类.机车类型,车流特点,乘务制度 线路条件 结合路网规划及机务设备布局,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1.0.12.区间通过能力应预留一定的储备,单。双线铁路的储备能力在扣除综合维修。天窗,时间后、应分别采用20,和15,并应考虑客货运量的波动性 1,0、13 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度应根据运输需求和货物列车长度确定,且宜与邻接线路的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度相协调,并应采用1050m、850m,750m,650m等系列值 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的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度采用上述系列值引起较大工程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计算确定.1。0 14 单,双线铁路的闭塞类型宜分别采用半自动闭塞和自动闭塞、当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大于120km,h时.双线区段应采用速差式自动闭塞,单线区段宜采用自动闭塞或自动站间闭塞,一个区段内应采用同一种闭塞类型,1,0、15.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20km,h及以上的路段。铁路两侧应设置隔离栅栏.1.0,16、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标志及警示标志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现行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1、0,17.用于计算路基宽度.桥隧和其他永久性建筑物净空的轨道高度应按远期运量和运营条件确定。1、0,18,采用电力牵引的铁路。若需内燃牵引过渡时 其建筑物和设备应根据永久性与临时性相结合的原则设计。1.0。19。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的设计方案,应考虑施工与运输的相互干扰、并结合指导性施工过渡设计。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 1。0 20,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 应在满足设计年度的输送能力和设计行车速度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和设备 1。0。21.铁路建筑物和设备的限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GB 146.1和,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146。2的规定.对于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的线路、应满足双层集装箱限界的要求 1 0,22.铁路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按规定配置行车安全.防火防爆.无障碍等设施和设备 1.0。23。铁路设计应重视各专业间的总体协调.对电,光,缆沟,槽.给排水管线。站场排水,防雷接地等设计应统筹考虑 1 0、24,铁路设计应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防灾减灾。能源和土地节约及文物保护等工作。1。0,25 铁路设计应依靠科技进步、结合铁路运输体制改革和生产力布局调整 系统,经济 合理地确定站段布局及规模 节约投资,降低造价,综合考虑投资效益和运营成本、使效益最大化,1,0。26.铁路线路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