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8.监控量测11、8、1.监控量测主要是针对初期支护.因为隧道开挖完成后,围岩本身应力的释放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隧道二次衬砌是需要初期支护沉降、变形完全稳定之后才开始施做.监控量测的主要作用是为围岩稳定性和支护、衬砌可靠性提供信息,提供二次衬砌合理的施作时间和为施工中调整围岩级别,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和变更施工方法提供依据.地表沉降观测开始于洞口段开挖前 在洞顶浅埋地段纵向沿隧道走向埋设混凝土桩及水平基准点,其断面布置与洞内拱顶下沉,净空水平收敛断面布置一致.每个地表下沉量测断面上测点横向间距为2m。5m,横向布点埋设混凝土桩。横断面点应充分结合实地地形、隧道开挖时及时根据量测数据绘制地表下沉位移,时间的关系益线.绘制地表下沉位移值。距开挖面距离的关系曲线。地表沉降量测用精密水准仪观测 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布置在拱顶轴线附近 11,8、2、本条两个表中给出了监控量测的项目 可根据隧道的地质 水文条件,确定需要选测的项目。11。8,3,洞内观察包括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段观察,内容包括围岩岩性。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有无松散坍塌.有无剥落掉块现象 有无渗漏水.工作面稳定状态等.11.8。4、拱顶下沉监测.是指对隧道拱顶的实际下沉位移值进行监测.是相对于不动点的绝对位移 监测的目的一是通过拱顶位移监测。了解断面的变形状态.判断隧道拱顶的稳定性,二是根据变形位移速度判断隧道围岩的稳定程度.为二次衬砌提供合理的支护时机。11,8。5.11.8.6.在隧道中心线拱顶处埋设带挂钩的预埋件作为拱顶下沉监测点 监测点采用长350mm 25的钢筋.钢筋顶端焊接钢筋圆环,监测点在钢拱架上焊接牢固,初喷完混凝土后.对附着在监测点上的混凝土进行清除。在面对进洞方向粘贴反射片 为防止机械碰测试桩,测桩外露约50mm 测桩设保护罩、拱顶下沉及水平收敛位移量测布置在同一个断面 11.8,7.监测频率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速度按表11.8.7,1和表11,8。7.2确定。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和由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之中 采用较高的频率值.当出现异常情况和不良地质时,增大监控量测频率,11、8,8.监控量测的结束标准是根据收敛速度进行判别的。经验值为一般地段收敛速度 5mm、d时、围岩处于急剧变化状态.此时应加强初期支护、收敛速度 0 2mm.d时。拱顶下沉速度.0.15mm.d,围岩基本达到稳定 各量测项目持续至变形基本稳定后的2周后结束.如断层破碎带地段位移长时间不能稳定时、要延长量测时间并采取加强措施.11,8.9、每次观测后应立即对量测数据进行校核.如有异常时应及时补测,并对量测数据进行整理。包括量测数据计算,填表制图和误差分析等,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应进行数据处理,根据现场量测的位移,时间曲线对围岩稳定性按本条第3款的要求进行判定和处理、当围岩呈不稳定状态时。暂停开挖 加强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