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带压进舱作业9。10,1、带压进舱主要作业应包括刀具更换,清障等。进舱前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进舱前应了解掌握掘进面地层条件.水土压力。可燃与有害气体.从事作业内容等情况。并应制定进舱作业专项方案。2 进舱前应根据专项作业方案.完成各种资源准备 且应包括人员组织,材料。工夹具。机具设备等.3。进舱前应制定应急预案、4.进舱前应对操作内容.技术 风险与应急措施方案进行全面交底,9、10 2、带压进舱前应完成检查和准备工作,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人员进舱前应通过观测管口 检查掘进面泥渗漏水量与水土压力,可燃或有害气体情况,2。应全面检查带压进舱作业设备与应急设备,并应进行试运。3、应采用两套气压控制装置,4、带压作业区域内严禁采用明火 当使用电焊.气割时.应对所用设备加强检查.并应加强通风置换和增加消防设备,5 应对进舱作业人员进行身体检查.24h内应无饮用碳酸与酒精饮料,9,10 3,进舱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作业全过程中应安排专人在舱外监管与值守 2,应按照进舱作业专项方案和操作规程作业、3、应连续不间断进行可燃气体和有害气体检测、4 在不稳定地层进舱时,应采取地层加固或气体加压方法等措施 5 应密切观测作业面地层渗漏水量与掘进面土体稳定情况,发现异常操作人员应立即撤离,9。10,4、应根据作业前实测泥水压力与渗漏水量.并应通过计算和试验确定合理的气压。同时应保持开挖面稳定和防止地下水渗漏,9 10,5 掘进面地层和气压舱应满足气密性要求、9,10,6 刀盘舱和气压舱内空气质量应满足作业人员安全要求 9、10,7。作业人员进舱工作24h内不应超过1次,进舱1次停留时间最长不应超过6h.压力不宜超过0。30MPa 当超过0 30MPa时,应采用相应的措施.9,10,8、应对进舱人员.携带品 工具,材料 机具,工作内容与时间,物料消耗。人员加压与减压时间和工作压力等做好完整详实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