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源 更多>
附录K.泥石流活动预测方法K,0、1 泥石流活动的危险度,可以利用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一般预测的方法是,详细调查研究区内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分布特征,在综合分析和数量统计的基础上、选取。确定泥石流危险区划的因素及权重 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 极差变化 用各因素权重得分与归一化处理数据的乘积之和来表征泥石流活动的危险度,并据此划分出若干危险等级 编制危险区划图。作为预防的参见依据 K。0,2.泥石流活动频率预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是。1,对区内泥石流沟进行详细的地质,地貌调查.查明泥石流沟的数量,2,按泥石流沟发育阶段,发展期,活动期.衰退期.间歇期.和危害程度.严重,中等 轻微,暂无 进行分类,统计。3,分析.确定灾害性泥石流活动周期,4,预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危害程度泥石流每年可能活动的次数和全区泥石流每年可能活动的次数,作为预防的参见依据.K,0、3.泥石流活动的流体性质。根据泥石流沟松散固体物质的机械祖冲进行预测 一般在泥石流重度大于18kN.m3时,黏粒、小于0,005mm.含量大于5,的多为黏性泥石流、黏粒含量小于5。的多为稀性泥石流,黏粒含量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为过渡性泥石流,在泥石流重度小于18kN,m3时 黏粒含量高的多为泥流或稀性泥石流、黏粒含量少的多为水石流或稀性泥石流,一般固体物质的机械组成、在粒径大于2mm的含量55,70、粒径2mm 0 05mm的含量15 25 粒径0.05mm,0、005mm的含量5.10 粒径小于0。05mm的含量5,10,的范围内,泥石流活动的流体性质为黏性.K.0、4、确定降雨能级和泥石流活动规模之间的关系 预测泥石流活动的激发雨量,该雨量与前期降雨量、前期固体物质含水量等、都有密切关系。都必须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激发雨量用临界雨量表达。根据平均降雨量并分析归纳为某一量级的雨量和雨强,即临界雨量、常用的方法有,1,泥石流灾害实地调查法,对泥石流灾害做详细的实地地质、地貌,灾情调查,结合降雨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确定临界雨量.2,泥石流与暴雨等值线关系分析法 根据监测资料编制的暴雨等值线 找出泥石流所在区内等值线均值 作为该区临界雨量初选值 再用典型泥石流实地地质、地貌调查的暴雨均值进行检验修订、确定最终临界雨量 3,直接降雨量监测法,设置降雨量监测点网,监测泥石流活动时的降雨情况,用雨强 10min雨量H1。6 1h雨量H1,24h雨量H24,绘制直角坐标关系图.如图K 0、4所示、根据三类点群的分布情况、确定泥石流发生的临界雨量值、图K 0,4、降雨量参数H24.H1。H1,6组合关系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