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地下水位监测9,2 1 地下水位监测宜通过钻孔设置水位监测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根据现场监测条件,监测精度与监测频率要求.地下水位监测可采用测绳,水位计或地下水多参数自动监测仪等,2 水位监测应从固定点量起,并应将读数换算成从地面算起的水位埋深及标高。3 每次测量水位时。应记录观测井近期是否进行疏干降水,以及是否受到附近疏干降水井的影响 4 采用测绳测量水位前,应对其伸缩性进行校核,并应消除误差,5 采用电测水位仪时。应检查传感器的导线和测量用导线连接是否牢固,连接处应采用绝缘胶带仔细包扎 并应检查电源,音响及灯显装置是否正常。测量用导线应做好长度尺寸标记、6。安装自记水位仪的观测点.宜每个月用其他测量设备对地下水位实测1次、以核对自记水位仪的记录结果。应在安装后第一个月及以后每半年 用其他测量设备实测2次水位.核对自动监测仪的记录结果、7 当承压水水头高于地面时 可用压力表测量水位、当水头高出地面不多时.也可采用接长井管或测压管的方法测量水位,9。2、2、地下水位监测应分层观测。水位观测管的滤管位置和长度应与被测含水层的位置和厚度一致。被测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应采取有效的隔水措施、9。2,3 水位监测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位监测管的导管段应顺直,内壁应光滑无阻.接头应采用外箍接头 2 观测孔孔底应设置沉淀管,3、观测孔完成后应进行洗孔、观测孔内水位应与地层水位保持一致。且连通性良好,9.2。4,地下水位监测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人工观测水位宜每10d观测1次、对于承压含水层。可每月观测1次.2。安装有自动水位监测仪的观测孔。宜每日观测4次,观测时间宜为6时。12时,18时和24时、存于存储器内的数据可每月采集1次。也可根据需要随时采集.3,当遇有中雨以上降雨时 潜水层中的观测点应从降雨开始加密观测次数至雨后5d 4,对傍河的观测孔。洪水期每日观测1次,从洪峰到来起 应每日早 中,晚各观测1次。并应延续至洪峰过后48h为止、5 对流量较稳定的边坡地下水出露点水位、应每10d观测1次。当边坡地下水出露点水位变化异常时。应每日观测1次,直至水位相对稳定为止,6.露天矿的疏干排水孔初期、地下水位变化较大 应加密观测次数,每日观测1次。2次 直至水位变化接近疏干降水控制水位时.可每10d观测1次,7.当需测定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时 应对地下水水位与地表水水位同步进行观测.可每10d观测1次、但汛期及水位变化较大时。应每日观测1次,9、2、5。地下水水位监测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位监测数值应以米为单位 并应测记至小数点后三位,2、人工监测水位时.同一测次应量测2次,间隔时间不应少于1min,并应取2次水位的平均值作为监测结果.两次测量允许偏差应小于10mm,3,自动监测水位仪精度误差不应大于10mm。4、每次测量结果应当场核查 出现异常时应及时补测,9。2、6 当需对与边坡影响范围内地下水有水力联系的地表水体水位监测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水文普通测量规范。SL、58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