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变形监测7,1,一般规定7 1 1,由于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条件以及周边环境的复杂多变 露天煤矿边坡的稳定性是随之改变.因此。需要对边坡的稳定状况进行实时评判,边坡的变形监测结果则是判定边坡体是否稳定的最直接的评价指标.因此、对边坡进行变形监测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及时掌握边坡的动态.以确保人员及设备安全。为煤矿的连续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露天煤矿边坡变形监测基准网。采用何种坐标系统与高程基准、应与露天煤矿建设和开采阶段工程测量选用的坐标系统一致为宜、7,1,5。本条与现行国家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协调一致、其变形监测点的分类、是按照变形监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确定的、将其分为三种 1。基准点 是变形监测的基准,点位要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且须建立在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区域,其平面控制点位、应有强制归心装置、2。工作基点、是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使用,在观测期间要求稳定不变。其平面控制点位,也宜具有强制归心装置、3.变形观测点.直接埋设在能反映边坡体变形特征的部位或监测断面两侧 要求结构合理。设置牢固、外形美观,观测方便且不影响监测体的外观和使用、监测断面。是根据边坡体的基础地质条件.边坡的复杂程度和对边坡体安全所起作用的重要性进行划分的 7,1 8。露天煤矿边坡工程变形监测阶段的划分与本规范第3 2.3条协调一致,7,1.9.7、1,10。对位移的监测周期做出了明确规定、与现行国家标准.露天煤矿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778.2012第10。3,4条协调一致,7。1、11。一般是在,监测阶段进行,必要时采用遥测方式是指当工作人员较难进入滑坡地段、或者因测试工作量太大、或者是在,监测阶段需要连续监测的场所或时期,与国家现行标准 露天煤矿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778.2012第10 3,5条协调一致,7、1、12。对于稳定性较差的边坡、需要及时整理地表变形与地下变形资料及关键点位移.时间曲线 以便于及时掌握边坡的变化动态、为边坡的维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露天煤矿开采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边坡变形的位移,时间曲线一般分为加速 匀速,减速三个阶段,根据加速曲线变陡的趋势可预测边坡破坏的发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