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建.构 筑物的安全疏散和建筑构造11,2.1、油浸变压器等含油电气设备装有大量可燃油,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很大。所以当变压器与建筑物较近时、建筑物外墙应为防火墙 墙上不应设门窗,以免火灾蔓延到建筑物内,当变压器距建筑物较远时,火灾影响的可能性小些.可以设置防火门.防火窗 以减少火灾对建筑物的影响.当油浸变压器等含油电气设备与配电装置楼帖邻布置时,由于电气工艺需要有变压器等的电气套管穿越防火墙进入配电装置楼,规定防火墙的预留孔与套管之间的空隙应全部封堵严密,防止火灾穿过防火墙 11,2.3,控制室是变电站的核心。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限制房间的可燃物,以减少火灾损失、依据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制定本条款、11,2、4,根据现在户内变电站和地下变电站的布置、增加了继电器室,通信机房的要求,对于油浸变压器室,发生火灾时危险性大,对防火门的等级和开启方向要求提高、对于配电装置室中间隔墙的门.原规范的双向弹簧门不是防火门,中间隔墙的门要双向疏散。因此用2个防火门.这2个门相邻布置是避免火灾时人员疏散走错方向。11.2.5.根据现在户内变电站和地下变电站的布置、主控通信室改为控制室,通信机房 原规范对配电装置室长度超过60m时应增设1个中间疏散出口、改为配电装置室室内最远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应超过30m。更明确清楚、便于执行、11.2。6。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对厂房地下室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的防火分区面积为500m2,丁,戊类的防火分区面积为1000m2,地下变电站内一些房间,如变压器室.蓄电池室 电缆夹层等房间 在本标准中已经要求设置防火墙,使地下变电站的危险房间对于其他房间的威胁减小,从而提高了整体建筑的安全性。如果将防火分区面积设置得较小,那么为了满足疏散的要求,势必将为此设置很多通向地面的竖直通道、在实际工程中难以实现,况且、地下变电站内值班人员很少 且通常工作在控制室内、设置大量通向地面的出口也无必要.所以 防火分区的大小,既要考虑限制火灾的蔓延,又要结合变电站生产工艺布置的特点和要求,考虑近年来国内地下变电站实践,加之地下变电站的火灾探测报警和灭火设施比较完善,规定防火分区的面积按1000m2确定,11 2.7,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对主控制楼的安全出口提出要求、11 2,8 本条是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对地上变电站的地下室 半地下室提出安全出口的要求.地下变电站因为不能直接采光.通风.火灾时排烟困难,为保证人员安全.要求至少应设置2个出口、地下变电站出口一般应直通地面室外 如果变电站出口上部有多层建筑,地下层和地上层没有有效分隔,容易造成火灾蔓延到地上层、因此规定分隔要求。11,2.9,本条是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地下变电站疏散楼梯人员逃生的唯一通道,对于深度较大的地下变电站 采用敞开式楼梯 火灾时烟气很容易通过楼梯四处扩散蔓延 给安全疏散造成威胁、为了保证楼梯间抵御火灾的能力。保障人员疏散的安全、参考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对地下建筑设置防烟楼梯间的规定。对深度较大的地下变电站楼梯间要求采用防烟楼梯间.对于深度不大的地下室 安全疏散难度相对较小,不做规定 防烟楼梯间的设计包括防排烟,应急照明等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