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燃煤电厂厂区总平面布置4 0,1、厂区应划分重点防火区域,重点防火区域的划分及区域内的主要建,构,筑物宜符合表4.0、1的规定.4 0,2。重点防火区域之间的电缆沟,电缆隧道,运煤栈桥 运煤隧道及油管沟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4,0 3,主厂房、点火油罐区,液氨区及贮煤场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其他重点防火区域周围宜设置消防车道,对单机容量为300MW及以上的机组 在炉后与除尘器之间应设置单车车道。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当山区及扩建燃煤电厂的主厂房.点火油罐区、液氨区及贮煤场周围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长边设置尽端式消防车道,并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应不小于12m。12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应小于18m,18m,4。0,4.主厂房应至少在固定端和扩建端各布置一处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 在汽机房长边墙外侧每两台机组之间应布置一处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厂内其他建筑物应至少沿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15m和10m.4,0 5,消防车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4。0m.坡度不宜大于8、道路上空遇有管架。栈桥等障碍物时、其净高不宜小于5,0m 在困难地段不应小于4 5m,4 0。6。厂区的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其位置应便于消防车出入、4。0.7,厂区围墙内的建 构、筑物与围墙外其他建、构、筑物的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4.0 8 消防站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防站应布置在厂区的适中位置,避开主要人流道路。保证消防车能方便。快速地到达火灾现场.2 消防站车库正门应朝向厂区道路。距厂区道路边缘不宜小于15,0m.4 0,9,油浸变压器与汽机房,屋内配电装置楼。主控楼、集中控制楼及网控楼的间距不应小于10m,当符合本标准第5,3.10条的规定时,其间距可适当减小.4、0.10,厂区采用阶梯式竖向布置时。可燃液体储罐区不宜毗邻布置在高于全厂重要设施或人员集中场所的台阶上、确需毗邻布置在高于上述场所的台阶上时,应采取防止火灾蔓延和可燃液体流散的措施 4.0 11,点火油罐区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单独布置,2,点火油罐区四周应设置1.8m高的围墙。当利用厂区围墙作为点火油罐区的围墙时 该段厂区围墙应为2。5m高的实体围墙,3。点火油罐区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的有关规定、4,0。12、制氢站。供氢站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布置为独立建,构 筑物,2。制氢站。供氢站四周应设置不低于2、5m高的不燃烧体实体围墙、3,制氢站.供氢站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氢气站设计规范 GB.50177的有关规定。4,0,13,液氨区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液氨区应单独布置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厂区边缘地带、避开人员集中活动场所和主要人流出入口,并宜位于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2。液氨区应设置不低于2,2m高的不燃烧体实体围墙,当利用厂区围墙作为氨区的围墙时。该段围墙应采用不低于2,5m高的不燃烧体实体围墙。3.液氨储罐应设置防火堤 防火堤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及。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 50351的有关规定 4.0、14 厂区管线与电力线路的综合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甲 乙、丙类液体管道和可燃气体管道宜架空敷设 沿地面或低支架敷设的管道不应妨碍消防车的通行。2.甲,乙 丙类液体管道和可燃气体管道不得穿过与其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 生产装置及储罐区等 3、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跨越用可燃材料建造的屋顶及甲.乙类建,构.筑物 不应跨越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及可燃气体储罐区,4、0,15,厂区内建,构,筑物,设备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0,15的规定。高层厂房之间及与其他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在表4。0、15规定的基础上增加3m、4,0、16、甲.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m,4,0 17.当同一座主厂房呈凵形或Ш形布置时,相邻两翼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中厂房的防火间距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