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气体惰化系统7、10,1,本条对原煤斗的惰化做出了规定,当原煤仓,原煤斗、较长时间存储挥发煤分较高的煤种时,具有一定火灾甚至爆炸的危险性 国内电厂也确发生过此类案例。出于安全考虑.原煤斗配置惰化系统是必要的,参考美国消防协会NFPA.850.惰化限定在8h之内完成并据此确定气体的流量 我国电厂.二氧化碳作为惰化介质不仅适用,也具有一定经济性。宜优先选用.原煤斗内煤的自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自燃的显著的标志是CO浓度和温度的升高、前者更为敏感,易于探测,对于早期报警具有积极意义、后者若以缠绕在原煤仓外的线型感温探测器探测,其报警信号的发出可能会滞后于CO浓度信号、这对于早期惰化是不利的,惰化的实施,曾有多种模式,如设置两套管路系统、分别喷放液态和气态、美国消防协会标准NFPA,850的参考做法是均匀连续流量喷放、现实中也不排除早期自燃现象严重需要大流量压制的可能,因此本标准推荐系统能够对流量进行控制调节,煤粉系统的火灾与普通的气体及固体火灾不同,它往往有很隐蔽的阴燃过程.也有进一步形成爆炸的可能。破坏煤粉系统稳定性的行为具有引起爆炸的风险。因此常规的高.低压二氧化碳系统不宜直接用于煤粉系统 二氧化碳气体用量的计算 业内通常采用下式计算 M。1、K V。S。式中。M、二氧化碳设计用量、kg K。损失系数.一般取2或根据试验确定.V。防护区几何容积.m3,S,最低环境温度下的二氧化碳蒸汽比容.m3。kg S.0.5058 0,001884t0 t0。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主编了国家标准,惰化防爆指南.其对可燃气体的抑爆做出了很多可操作性的规定,按该标准不同的煤种需要测定并规定其最大氧浓度,以进行惰化控制 惰化系统的设计应按照该标准的要求进行、7 10,3,本条规定是根据厂家产品要求及运行实践提出的 旨在保证惰化介质长时间的稳定持续供给,避免过高压力破坏系统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