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总图与运输4 1。总平面布置.一般规定4 1 1.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总平面布置是依据港区总体岸线规划确定的码头。栈桥位置进行设计的。先有码头.后有陆域,两者紧密联系.互为条件.总平面布置要符合码头。栈桥,陆域总体布置的要求.接收站总平面布置时,应根据不同生产规模,工艺流程和接收站的组成。生产特点和相互关系,明确功能分区 结合运输方式和自然条件。合理地布置生产设施。辅助生产及公用工程设施。运输设施,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的相对位置。做到生产流程通顺短捷、运输便利、低温管线最短,从而提高接收站的经济效益。为接收站创造安全生产,管理先进.环境良好的条件,因此 总平面布置应根据本条规定的各项因素 统筹布置各项设施的位置、经方案比较 择优确定。在尚无港区和开发区总体规划的区域内进行总平面布置时、其布置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厂外设施的联系与协调.环境保护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总平面布置 4,1 2.按功能分区布置是接收站总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之一.按照接收站生产的特点。接收站一般分为工艺区,液化天然气储罐区 火炬区,槽车装车区。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区,外输计量区、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区.海水取排水区 码头区、对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按具体条件 宜单独成区布置。一般宜布置在负荷中心或生产装置附近.工艺区是指完成液化天然气增压。气化等过程的工艺设备及设施组成的区域、设备、设施如液化天然气增压泵,蒸发气压缩机,再冷凝器,气化器及其附属设施,为减少在生产过程中泄漏或散发的天然气对人员的直接危害和产生安全事故.应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根据全年最小频率风向进行布置、4.1 4.总平面布置应结合站内,外环境条件进行研究,使平面布置与立体空间相协调。为接收站创造良好的环境。4、1。5、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应按其性质和使用功能分别合并建筑,设计成大体量的综合建筑物,既有利于节约用地,又能美化厂容厂貌 4 1,6、重要建筑物,构筑物,如压缩机厂房 工艺设备 液化天然气储罐 荷载大,危险性大 布置在土质均匀、承载力较大的地段、可节省基础工程费用 且可避免因产生不均匀沉降酿成事故,4,1.7 生产及辅助生产建筑物 应在生产流程.防火。安全及卫生许可时,宜合并建筑或采用联合厂房、以达到集中布置,缩短管线。节约用地的目的。4.1,8.噪声是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源之一,能引起耳聋、诱发多种疾病、降低工作效率,甚至会因此酿成事故。因此,合理的总平面布置是控制噪声的有效手段.应把海水取水泵房。生产给水泵房等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宜相对集中布置,并应远离人员集中和有安静要求的场所,4、1、9,当接收站采用阶梯式竖向布置时,若液化天然气罐组布置在高于工艺装置区,接收站重要设施、发生火灾时.影响火灾扑救或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的设施,或人员集中场所的阶梯上、将造成可能泄漏的液化天然气漫流到下一个阶梯 易发生火灾事故。因此 储存液化天然气的储罐应尽量布置在较低的阶梯上,如因受地形限制或有工艺要求时、液化天然气储罐也可布置在竖向设计中较高的阶梯上。但为了确保安全,应采取防止泄漏的液体流入工艺区。接收站重要设施或人员集中场所的措施、如阶梯上的罐组可设防低温的钢筋混凝土防火堤或土堤.防火堤内有效容积不小于一台最大储罐的容量。罐区周围可采用路堤式道路等措施,4 1。10,接收站改建或扩建时。受到的限制条件和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应重点考虑生产与扩建的协调和衔接,减少扩建期间对正常生产的影响,同时要兼顾扩建后接收站生产管理的方便、4,1,11。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接收站的改建和扩建是不可避免的 如何利用接收站的预留发展用地 解决改建,扩建用地问题是总平面布置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本条做了3款规定。1.分期建设的工厂.是指前。后期项目启动间隔时间不长。为使前期工程尽快建成投产、形成生产能力。减少前期工程的投资及用地 应将前期工程建设项目集中紧凑布置。为后期工程留有较多的扩建用地.且布置时应与后期工程互相协调,为后期工程创造良好的建设条件、并应避免后期工程的施工影响前期工程的生产,2.严格控制街区内预留发展用地 是使接收站用地避免早征迟用、征而不用的重要措施、若必须在街区内预留时、应有可靠的扩建依据,如分期建设的控制室.变,配、电站等扩建端的预留地。3,冷能利用区是利用液化天然气中蕴藏的大量冷量的设施或装置的区域.在天然气液化过程中蕴藏着大量的低温能量。在接收站工程气化生产中可部分回收利用、冷能的利用可降低气化生产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低温能量的开发和综合利用 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理念 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环保,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冷能可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加以利用,直接利用有冷能发电 空气液化分离.液氧,液氮、液化碳酸,液化二氧化碳。干冰,空调等,间接利用有冷冻食品 低温粉碎废弃物处理,冻结保存,低温医疗,食品保存等.随着液化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冷能利用将实现商业化,根据现在冷能利用的运营模式,其经营及管理多与接收站分开设置,冷能利用预留区可位于接收站边缘以围墙分割,便于自主经营管理和方便运输 4,1,12。接收站通道是连接街区并且为设置接收站主干道.管廊、管线的地带 通道过宽,会加大接收站用地面积。且增加道路长度和管线长度,通道过窄.则不能满足设施的布置要求.难以保证安全间距的要求。也会给改.扩建工程带来困难,因此对于通道宽度本条做了3款规定,1 本款规定了通道宽度应符合防火,安全.卫生等防护距离要求,安全防护距离是防止事故 控制事故范围。减少事故对相邻街区的影响、保证安全生产的最小距离、该距离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确定。2、本款规定了通道宽度应满足通道内各种设施的布置要求,确定通道内各种管线。设施的位置,运输线路.竖向设计的要求时 应全面考虑,合理安排 采用规定的较小距离进行布置、并为发展新的管线留有余地。3、通道宽度亦应考虑施工开挖管沟 安装及检修操作的便利条件、4,1,13、本条列出了接收站绿化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接收站的绿化设计与其他工厂的绿化原则相同 应根据接收站的生产特点布置绿化用地,以达到既不影响生产安全.又起到绿化美化的作用,对于接收站绿地指标,根据国土资源部2008年2月19日颁发的,关于发布和实施的通知、中规定,工业企业内部.绿地率不得超过20 根据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部分绿化设计的规定.厂区绿化用地系数不应小于12,4,1.14,接收站运输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输线路的布置影响着街区的划分和用地面积 因此 运输线路的布置是总平面布置应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款规定是对运输线路布置的基本要求、以保证物料运输线路顺畅 短捷.尽量避免逆向和迂回,合理组织接收站货流,人流、减少相互交叉.是杜绝交通运输事故,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接收站货流,人流的线路布置一般应从两个不同方向进入。以利于货流和人流组织,生产设施布置4,1。16.生产设施包括工艺装置和外输计量设施。生产设施是接收站的主体,为使物料流向合理。低温管线短捷 利于生产操作及管理.宜集中布置在一个街区 同台阶布置或相邻街区.相邻台阶布置、4,1 17 环形道路便于消防车从不同方向进入火场 并且有利于消防车调度.便利的交通和运输道路的设置在防火中非常重要.在局部困难地段,也可以设置满足消防车辆回车用的尽头式消防车道。工艺区是接收站的重要设施区、应设置满足消防车辆作业要求的环形道路。以保证在火灾情况下的救援。4,1,18,天然气外输计量站是接收站连接站外输气干线的生产设施区。为了尽量缩短天然气与站外输气管线的长度,外输计量区应根据站外天然气管线的方向进行布置.布置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布置4,1,19。总变电所为接收站重要设施。是接收站的动力中心、必须确保其安全供电,为此、本条做了2款规定,1。为避免高压输电线路的进线 出线,线路走廊宽度对接收站布置的影响,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在接收站平面布置时。总变电所的位置宜靠近接收站边缘布置。避免外部架空线路穿越接收站。2,为避免有害气体的腐蚀和水雾的污染,影响正常供电。造成事故 因此总变电所的位置 应从风向上避开此类不利场所、4。1 20,中央控制室是生产和安全的关键部位 它是生产过程调度和保证生产安全的中枢 控制室人员集中。仪表贵重。为使控制室能安全 可靠。有效发挥作用、本条做出3款规定。1 本款系依据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厂房的总控制室应独立设置及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规定制定。同时。控制室应布置在液化天然气储罐.工艺设备、气化设施.槽车装车设施 首站计量设施等可能泄漏天然气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2、3,控制室应避免噪声 振动等环境的影响和干扰,为减少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和振动的影响。控制室最外边的轴线距主干道中心距离、系依据现行行业标准、控制室设计规定。HG T,20508制定 4 1.21,锅炉房为散发火花的地点。在满足风向和安全防护距离的前提下,宜靠近用热集中的设施和便于供热管线进出、以减少热损失、4、1。22。为了提高产品的纯度、确保安全生产 空分站、空气压缩机要求吸入的空气必须洁净 爆炸性等有害气体不仅影响压缩空气的质量、还会对安全生产带来威胁、应位于液化天然气罐区.工艺装置区和槽车装车区等设施等设施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4.1,23、泡沫站是接收站重要设施 应布置在非防爆区、泡沫站在满足服务半径时.应满足与相邻设施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制定的.4 1 24。化验室内设有精密仪器、精度要求高、且怕潮湿和振动 为确保化验和维修质量 应布置在无爆炸性等有害气体、环境洁净,干燥的地段 且与振源应有必要的防护间距.4、1,25。机修。仪修,电修车间服务于接收站相关设备的维修.集中布置在接收站一侧 以方便交通运输,同时应注意修理车间产生的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1。26,本条系对接收站火炬平面布置的要求,接收站火炬可采用高架火炬和地面火炬、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用 地面火炬有两种形式,为开放性地面火炬和封闭式地面火炬,地面火炬的采用形式可根据火炬每小时的排放量确定、封闭式地面火炬的布置可按照有明火的密闭工艺设备及加热炉来考虑。开放式地面火炬的布置可按照有明火或者散发火花地点来考虑。4,1、27,接收站的污水处理设施单元规模不大,而且较化工企业的污水处理厂污染小、但其处理过程中渗溢水、气味对接收站环境会有影响 为便于排水通畅,降低能耗、污.淤泥的外运 本条对此作了相应的布置规定,4 1。28,接收站取水.排水区的布置应结合港口工程设计统筹考虑 接收站为满足液化天然气船的靠泊要求 需建设深水港 接收站的陆域用地多经围垦造陆形成,以满足接收站码头的建设条件.取水,排水口的布置应符合港口工程中护岸工程的设计、施工要求,做到布置科学.合理 施工方案可行,该区域靠近护岸布置既方便取 排水、使海水管线短捷、又为取.排水构筑物与护岸工程统筹组织施工创造了条件,接收站陆域形成和港口工程的建设方案需经水利 水运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单位通过物理、数学模型研究分析陆域围垦.港口泊位建设对原有岸线稳定性的影响,取 排水口的位置及其构筑物形式应经方案优化确定,位置的确定应避免排出的水被取水口再吸入,引起废水循环,取.排水口形式应充分考虑海浪对其结构的影响 海水取水口应选择在能取到海水含沙量低,水温满足工艺要求的海水处。排水口排放出的水宜流速低且均匀,对船舶的通航不造成障碍。对码头,栈桥等水工构筑物的稳定性不造成威胁、同时考虑排水口下泄的低温水对附近局部水域环境流场的影响、因低温水的排放造成了水温分布结构的变化,改变了水体中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所以接收站取水.排水区的布置尚应遵循接收站所处海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液化天然气储罐区布置4。1.29 液化天然气一旦泄漏,将快速蒸沸成为气体、使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形成蒸气云,并迅速向远处扩散 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引起爆炸和火灾事故 为使液化天然气储罐泄漏形成的蒸气云扩散至浓度低于爆炸混合物下限。储罐应尽量远离居住区和公共福利设施等人员密集场所 以免对环境造成影响,引起重大人员伤亡、4。1,30、液化天然气泄漏后,若随风扩散至明火或火源不易控制的人员集中场所.易引起爆炸和火灾事故、故规定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场所和设施,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为了利于液化天然气泄漏形成的蒸气云迅速扩散,布置时避免将储罐布置在窝风地带.4、1,31,为缩短液化天然气低温管线的长度,降低成本、节约投资,储罐宜布置于靠近码头区域。4,1.32,液化天然气储罐根据罐型分为单容罐。双容罐、全容罐及薄膜罐,在进行储罐组布置时.双容罐 全容罐及薄膜罐不需要设置拦蓄堤,现在国内规模较大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大多采用全容罐的罐型、一个全容罐为一个罐组.每个储罐周围均设置了环形消防车道、与消防车道连接的还有罐前检修道路.同时满足施工大型设备吊装要求、单容罐需设置拦蓄堤.拦蓄堤必须能够承受所包容液化天然气的全部静压头。所圈闭液体引起的快速冷却.火灾和自然力的影响,且不渗漏,单容罐型的罐组拦蓄堤内可以布置一个或者多个储罐,单容罐罐组周围设置环形道路、液化天然气储罐罐组周围环形道路的设置要求和其他规范的可燃液体罐组相同、4,1,33。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为防止架空电力线路,无关的易燃可燃物料管线或罐组起火时相互影响造成更大事故。不管采用地面管墩敷设方式.还是地下敷设方式、与罐组无关的管线,输电线路都严禁穿越罐组,槽车装车设施布置4。1、34 槽车装车区的布置,在其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散发可燃气体,且车辆运输频繁,为了确保安全.制定3款规定,1,为使在发生事故时对人身安全危害程度降低到最小,本款依据.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制定 2 设围墙独立成区是为防止无关人员穿行 减少和避免引入火源的概率。设2个出入口。使槽车按规定线路行驶,减少事故的发生率。万一发生事故也有利于疏散和抢救、保证安全。对于规模小,占地面积不大的槽车装车站.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选择设置出入口数量 3,给待装槽车提供停车场地 以方便管理,有序安检。防止混乱导致事故的发生,4。1.35,我国公路交通为右侧行车,为使车辆能沿正常行驶方向秤重计量、而不横穿道路、影响其他车辆行驶。汽车衡宜位于秤量汽车行驶方向的右侧,进出车端的平坡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一辆车长。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 22制定、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布置4,1,36。4,1 38,行政办公设施是接收站的生产调度,经营管理中心。又是企业对外联系的场所,综合楼、食堂,倒班宿舍等生活服务设施对于安全 卫生,环境要求高。为此。应将人员集中的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布置在对外进出联系方便,环境条件较好的区域。出入口.围墙布置4 1 39.4。1.40,根据接收站的规模,占地面积和接收站,企业生活区的位置关系,确定出入口的位置和数量 但接收站出入口一般不宜少于2个。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都有此规定.且人流出入口与货流出入口应分开设置.以减少相互干扰、保证交通安全,4 1,41。本条根据现行行业标准 港口设施保安设备设施配置及技术要求、JT,T,844,2012的要求制定.消防站布置 接收站是否需要设置消防站 应根据接收站的规模 性质和外部协作条件等因素确定 邻近协作单位的条件是否有适用于扑救接收站火灾的消防车和赶到火场的行车时间符合规定要求,本规范对消防站的布置提出5条规定,4,1、42 本条规定是消防站布置的基本要求 4 1、43 本条依据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83消防站的规定制定 4、1.44.消防站属于站内重要设施、为使消防站的通信设备不受干扰.宜远离噪声场所.为了保障消防站的安全和消防员的健康.消防站应位于接收站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关于消防站的安全防护距离 依据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消防站的规定制定、4,1 45、为接到火警后.消防车能迅速,安全。不受干扰的及时到达扑救火灾现场,消防车库不宜与综合性建筑物或汽车库合并建筑 特殊情况下、与综合性建筑物和汽车库合建的消防车库应有独立的功能分区和不同方向的出入口,避免干扰.4、1、46、消防车库大门应面向道路以便消防车出动、距离道路边缘不应小于15m,是考虑大型消防车其车身长的要求所定 车库门前的场地应铺砌并有一定的坡向道路方向的坡度,以有利于消防车的迅速出车。码头区布置4、1、47。4 1、48 接收站的装船设施在码头区域布置时需统筹考虑。